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赤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0159395       资源大小:221.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赤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内蒙古赤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B. 周王室已名存实亡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部分诸侯国内出现了俸禄制,不能由此证明俸禄制

    2、取代了军功爵制,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以下是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据此表可知,当时选用丞相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重用文臣贬抑武将B. 兼顾德才两重标准C.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D. 利用中朝牵制外朝【答案】C【解析】【详解】重用文臣贬抑武将是北宋时期加强皇权的一项措施,且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德才不是表格显示的选官依据,故B项错

    3、误。表格显示经学之士是丞相出身的依据,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故C正确。利用中朝牵制外朝,材料表格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3.如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 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 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由结构图可知,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中佃农占到36%,工场工人占到30%,自耕农占到24%。由此数据可知,苏杭地区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故A正确;租佃关系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商人群体比重小,不意味着社会地位低,故C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D错误。4.晚明时

    4、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以及简表中的“匡时救世”“訾毁时政,裁量公卿”“保商务,谋公益”和“讲求实学”来看,随着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一股经世致用的思潮。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反传统”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5.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

    5、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民族和民主意识逐渐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本质,民族和民主意识逐渐觉醒而同情和理解革命,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谓的庚子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政府当时没有丧失自我革新的能力,清末还搞了新政,故A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没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只是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最终形成,故B不符

    6、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6.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A.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提出“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形成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排除B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排除D项。点睛:19

    7、22年中共二大确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因此国共两党有了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7.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国民经济D. 旨在加强官僚资本的扩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

    8、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全国一致动员”可知,国民党政府倡导并实行行政干预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主张国家主导经济建设,未体现经济自由发展,排除。B项,此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材料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故排除。D项,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经济危机、连年内战及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出现危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直接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故排除。8.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 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 具有

    9、包容性和开放性C. 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 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C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9.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

    10、解”A. 简化了司法程序B. 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 彰显了契约精神D. 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10.1784年,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的

    11、这番话意在A. 论证专制统治的存在性 B. 阐释革命斗争的无用论C. 说明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D. 倡导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可知,康德主张思想启蒙会比革命更有用,但思想上也要理性,而不能用偏见看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可知,康德认为革命有其作用,但思想启蒙比革命更重要,因此他反对专制统治,不反对革命,故A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英

    12、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上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 工业家、社会主义B. 理性、危机C. 进化论、浪漫主义D. 垄断、罢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故B项排除;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期,故C项排除;垄断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排除。【点睛】“19世纪中期”关键时间信息。12.有学者指出

    13、:“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A. 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加强全球的治理B. 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C.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间政治冲突D. 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有利于稳定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实行全球治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故

    14、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的材料重心,学生应该扣住“但”字,抓住转折性词语的强调作用,即可得出“最有效的减震器”的含义,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8年10月,一场主要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宜昌大撤退开始。在预定的40天内,这场举世嘱目的大撤退使民生公司付出了重大代价。16艘轮船被日寇击沉,16名工献出了生命,61名员工受伤致残。但是,他们做出的成绩是巨大的。从宜昌抢运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

    15、。600多家工厂,数以万计的抢运入川的专家、技术工人,以及十多万吨物资设备,很快就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区,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命脉,保存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实力、政治实体、工业命脉、教育传承和文化、商业事业的精华,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摘编自徐文杰世界知识材料二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历时九天,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总共有 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只不过随身的步枪

    16、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在撒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蒂佩尔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撤退相同的时代背景,比较“宜昌大撤退”与敦刻尔克大撒退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大撤

    17、退的历史作用。(不得抄材料)【答案】(1)相同背景: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法西斯国家大规模的进攻。不同:宜昌大撤退以民间和私营企业的组织为主,敦刻尔克大撤退以政府组织为主,民间参与;前者主要运送战略物资和部分人员,后者主要运送军队;前者以内河运输为主,后者以海运为主;前者运输工具以民间船只为主,后者以军民船只为主。(2)作用:宜昌大撤退转移了重要战备物资,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保障了抗战工作的基本运转,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任意回答三点。若答出政治教育文化的历史作用,亦可得分)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法保留了大量坚持战争的有生力量,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

    18、】(1)关于“相同时代背景”,由材料“1938年10月”“1940年5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后,在法西斯国家大规模进攻的背景下进行的。关于“不同点”,宜昌大撤退通过材料“由民间自发组织”“有大型军工企业,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在西南西北地区”可以概括得出民间组织为主,实现战略物资和人员的转移,以内河运输为主。登克尔克大撤退通过材料“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总共有33226人撤回英国”“海滩”可以概括得出,以政府组织为主,主要运送军队,以海运为主。(2)关于“宜昌大撤退的影响”,由材料“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工业命脉

    19、,保存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实力、政治实体、工业命脉、教育传承和文化、商业事业的精华,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可得出宜昌大撤退转移了重要战备物资,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保障了抗战工作的基本运转,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关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保留了有生力量为日后反攻奠定基础回到本题考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严密,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阐释

    20、: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安徽、四川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随后逐渐推向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了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此后,我国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示例2: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阐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

    21、开放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股份制企业也有很大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和欧盟等区域性组织的经贸关系。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力增强,促进民生,推动了社会进步。【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拟定的论题如果为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就要突出改革开放的过程,拟定的论题如果为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就要突出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

    22、力。相关史实有: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安徽、四川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随后逐渐推向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了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此后,我国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中美关系的和解经历了一个缓慢曲

    23、折的进程。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中美外交战略的调整,中美双方着手改善两国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和解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尼克松签署上海公报后,又与苏联签署了第一期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1973年巴黎协定签署后,美国宣布从越南撤出了全部军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到1973年,欧共体九国中除爱尔兰外,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背景

    2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答案】(1)美国方面: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深受越南战争的拖累;中国方面: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拓展中国外交空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方面:中苏关系恶化,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等。(2)中、美、苏战略大三角逐步形成并显示出初步影响;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政治力量多元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从美国方面

    25、的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深受越南战争的拖累,和中国方面的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拓展中国外交空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即中苏关系恶化、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等方面来回答。(2)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格局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美和解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尼克松签署上海公报后,又与苏联签署了第一期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1973年巴黎协定签署后,美国宣布从越南撤出了全部军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到1973年,欧共体九国中除爱尔兰外,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中美苏战略大三角的影响、有利于东西方关

    26、系的缓和、促进国际政治力量多元发展等方面来回答。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2)根

    27、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休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答案】(1)成果,从以下几方面作答: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如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发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或撰著了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部分组成);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神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经济基础和上层

    28、建筑理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五种经济制度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或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行动指南)。(2)涵义: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他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精神财富:精益求精、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或治学)精神;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探求真理的探索(或创新、创造)精神;关注人类命运、为人类进步事业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不懈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等。(各出其中3点即可,有其它基于史实作出的合情合理的答案也可给分)【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理论著作以及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内容。(2)“未必有一个私敌”等字眼意在强调马克思是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的,是为全人类解放事业出发的,所以未必有“私”敌。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个历史常识问题,主要包括为全人类进步事业的奉献精神、探索拯救人类的创新精神等。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赤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