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复习试题资料节选.docx

    • 资源ID:1014631       资源大小:23.6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复习试题资料节选.docx

    1、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复习试题资料节选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复习试题资料节选 1.怎样配制波尔多液? 生产上常用的波尔多液比例有:波尔多液石灰等量式(硫酸铜:生石灰=1:1)、倍量式(1:2)、半量式(1:0.5)和多量式(1:35)。兑水160240倍。配制方法:按用水量一半溶化硫酸铜,另一半溶化生石灰。待完全溶化后,再将两者同时缓慢倒入备用的容器中,不断搅拌。也可用1020的水溶化生石灰,8090的水溶化硫酸铜,待其充分溶化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即成波尔多液。但切不可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否则质量不好,防效较差。配制时应注意,波尔多液的配比(硫酸铜:生石灰:水)应

    2、根据防治对象和使用时间来确定。在配制过程中还要注意,要选用质量好的原料。质量好的硫酸铜是纯蓝色,不夹带有绿色或黄绿色杂质。石灰应选用手感轻、白色块状的生石灰;如果用熟石灰,用量应增加30%。配制好的波尔多液应呈天蓝色。波尔多液呈碱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配制或盛装时不能用金属容器。波尔多液要随制随用,不能长期贮存,放久了会出现沉淀物,降低效果。也不能配制后再加水稀释。2.什么是石硫合剂?怎样配制?石硫合剂是石灰硫磺合剂的简称。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石硫合剂的制作方法是:按1:2:10的比例,备好石灰、硫磺粉、水,同时准备两个水

    3、桶、两口大锅。先在一口大锅内倒足水,加热至沸腾,将预先称好的1份石灰放人锅内搅匀,使其充分溶解。在另一口大锅内加水,将2份硫磺粉搅拌均匀,并将其一次性加人石灰锅中,要用急火熬制。边熬边搅拌,熬沸后保持5060min(分钟),待锅内溶液呈深棕红色时停火,过滤。过滤后溶液呈紫黑色,渣子呈黄绿色。石硫合剂的质量与煮制火候有关,火候不足时,硫磺与石灰作用不充分,渣子成黄色,浓度低;煮得过火时,有效成分分解,药效低。用此法熬制的石硫合剂一般为2326波美度。石硫合剂波美度测定的简便方法是:找一只白色透明的玻璃瓶,里面盛水0.5kg(公斤)左右,并标注水位线,然后将水倒出,装入熬制好的石硫合剂至水位线处,

    4、称出重量,最后计算熬制石硫合剂剂量。公式为:(石硫合剂重量一水重量一瓶子重量)115。应用时要注意,石硫合剂在32以上和4以下不宜使用。3.树木病原真菌的概念是什么? 真菌是主要的树木病原微生物,许多真菌都可以引起树木病害。真菌是指有固定的细胞核与细胞壁,不含叶绿素,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类真核生物。根据营养体,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真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均能在植物上寄生。而无性孢子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是病害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有性孢子在残枝落叶中休眠或越冬是第2年发病的主要原因。在许多病原真菌的生活史中,一个阶段在寄主树木上,另一阶段则在土壤或植物残

    5、留物中完成。病原真菌的侵染通常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尤其有利于病原真菌的侵染和蔓延,土壤pH值也对真菌的侵染和致病性有一定的影响。 4.真菌性病害特点是什么? 真菌所致树木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病害症状类型。主要特点是在树木受害部位表面出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繁殖器官)或营养体(吸收器官)结构,一般根据子实体形状特征可以直接鉴定出病菌的种类。5.树木细菌性病害的概念是什么? 细菌是指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与细胞膜,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的单细胞生物。它们通常通过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以裂殖方

    6、式繁殖,其繁殖速度在有利条件下极为快速。细菌主是通过树木的孔口传染,如皮孔,气孔,伤口。有些细菌通过染色反应可以对其鉴别。 6.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是什么?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后易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干上。萎蔫是细菌侵染维管束的结果,树木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萎蔫。细菌性病害的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7.什

    7、么是树木病毒害? 病毒是非常小的微生物,一般长度在500nm(纳米)以下,小的甚至在10nm以下。1nm是把1mm分成1百万份,1份的长度就是1nm,所以,病毒的大小就可想而知了。病毒的构造很简单,它有蛋白质的外壳,里面的芯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组成的。 病毒寄生在树木上,与树木共享原料来繁殖,依靠树木的活细胞来维持生命,这也导致了防治病毒病的难度,因为我们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寄主本身的细胞或抑制其本身正常生理活动。病毒对化学杀菌剂、抗菌素、酸碱物质也有很强的抵抗力。8.树木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什么? 当树木感染病毒后,会在全株表现出病状,这是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特点。

    8、其次树木病毒病害只有明显的病状而无病症。这在诊断上有助于区别病毒和其他病原物所引起病害。病毒侵染树木,病变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表现褪绿、白化、黄化、紫(或红)化、变褐等。还有畸形生长,生长萎缩或矮化、卷叶、线叶、皱缩、蕨叶、小叶等。病毒在树木间的传播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就是病毒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助其他生物的活动而传播。非介体传播是枝叶磨擦,嫁接、种子及种用材料的传播。介体传播主要靠一些昆虫实施,如飞虱、蚜虫等。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很多,有的是昆虫取食已染病毒的树木后,口器上沾染了病毒,再去取食没染病的树木时,就把病毒传播上去了。因此,防治植物病毒病,要防治传毒昆虫。 9.树木病毒

    9、病的病状分为几种类型? 分3种类型。一是褪色,主要表现为花叶和黄化两种;二是组织坏死;三是畸形,主要表现为萎缩、小叶、皱叶、丛枝等,畸形可以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症状结合发生,如叶片短小,整个树木矮缩。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侵染同一树木,其病状的表现可能不同。一种病毒引起的病状也可随树木种类和品种不同或随树木砧木与接穗的组合不同而异。此外,有些病毒侵入树木后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带毒现象。一些病毒引起树木发病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病状暂时消失的现象称为隐状现象。强光能促进某些病毒病害发展。寄主的营养条件也能使病状发生变化,一般增加氮素营养可以促进病状表现,增加磷、钾肥则相反。微量元素对

    10、病毒病状的发展也有影响。10.什么是植物类病毒? 类病毒是一种独立存在于细胞内具有侵染性的低分子量的核酸,它是迄今所知生命中的最简单、最小的一种。类病毒是高度碱基配对、棒形、单链闭合的RNA分子,仅由核酸组成。类病毒的传播方式与病毒不同,病毒主要是通过昆虫、菟丝子等介体及无性繁殖材料传病;而类病毒主要是种子带毒通过无性繁殖材料和接触传染。类病毒存在于细胞核内与染色质结合,所以感病植物通常是全株性带毒,种子带毒率很高。11.什么是植物线虫病? 线虫是一类低等的细长型的无脊椎动物。植物受线虫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相似,习惯上把植物病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病菌害。线虫通

    11、过口针刺吸植物细胞,先由其唾液腺中的分泌液消化部分细胞内含物,再让内含物进入食道,同时线虫还能分泌毒素与激素,造成细胞中毒或过度生长。 12.怎样识别昆虫?蝴蝶、蜜蜂、蛐蛐、萤火虫、蜻蜓、螳螂、苍蝇、蚊子、蟑螂等都是昆虫。吐丝结网的蜘蛛、植物叶上红蜘蛛、地下爬行的蜈蚣、马陆是不是昆虫?让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样的虫才算做昆虫? 昆虫有着自己的分类位置。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3段,有2对翅膀和6条腿,头上生1对触角,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变化。有了昆虫的概念,就知道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段,还长着8条腿,所以不是昆虫。红蜘蛛的头胸腹没有明确的分界,也不是昆虫。蜈蚣、马陆的腿就

    12、更多了,几乎每一环节(体节)上都有12对足,当然就更不是昆虫了。13.树木为什么会遭受病虫害?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联系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食物链。通过食物链,各物种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也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树木与病虫的关系也是一样。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害虫和病害的概念。树木属于地球上的生产者,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氧和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各种元素转化为有机物。而昆虫和真菌、细菌等又将这些有机物吃掉或使其腐朽,进一步形成新物质或者分解成其它的物质。同时这些昆虫或菌类也在生活的过程中被其它生物所捕食或寄生。如果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这

    13、种关系会长期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由于人类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建立了人工的生态系统,就使得人类对所经营的作物包括树木高度关心,也就有了有益或有害的概念。另外,由于人工的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种类简单,物种之间相互控制作用易于失控,因而树木往往受到种类不多,但数量较高的病虫危害。14.在林间怎样诊断树木患病或遭受虫害? 症状观察。树木得病后出现的现象被称为症状,为病症与病状的简称。病症为病原菌本身的形态,病状为树木受害后的现象。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会在树木上产生斑点、腐烂、枯萎、丛枝、流胶等症状。由营养缺乏、气候不适而产生的生理性病害没有上述症状,叶片变色通常比较均匀。病树分布观察。由病

    14、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表现的病株发生成片,树木受害现象较为一致。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孔洞或粉屑,即使由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的危害,也可见到蜜滴,找到虫体。此外,还要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以及气候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15.如何有效的防治树木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化学防治,不能从根本上防除病虫害。因此,要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等。长期单用一种农药会使生态环

    15、境恶化,病虫害加严重。应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把握住用药时机,做到科学用药。要改单用一种农药为两种农药混用或各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16.为什么目前主要是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也称化学防治。它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限制小、适于大面积推广使用等特点。在防治多发性和爆发性病虫害时,化学防治具有其他防治措施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当病虫害突发时,化学防治几乎是目前唯一的解救办法。农药还具有生产吨位大,来源容易、贮存容易等特点,所以无论是农药经销商或林农用户,都可以对农药进行预备性贮藏,以备应急之用。与其他

    16、防治方法相比,农药还具有应用剂型多,价格低廉等优势。另外,农药的使用还具有杀病虫范围广的特点。如用一种杀虫剂可以防治多种害虫,扩大了农药的应用范围。以上这些农药的优点决定了当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是,农药的应用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等。而且,由于连年用药,对病虫害的抗药性会起到加强作用。还会使病虫害再次爆发成灾或者使原来不重要的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农药使用不当还会对树木产生药害或加大防治成本。因此,目前在使用农药方面,应当与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做到扬长避短,提高防治效果,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可持续发展。18.树木的虫害和病害是一回事吗

    17、?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通常把病虫害作为一个名词来形容树木的受害。比如说,“我家的树起腻虫病了”。这句话,以科学、准确的概念来说,是不对的。因为腻虫是昆虫的一种(蚜虫),而病是属于病原微生物,病害和虫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病害通常指由于微生物所造成树木受害情况。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等,在树木上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约占80%以上,其次是细菌病害,这些微生物也统称病原。虫害是由昆虫取食或由其生活习性而对树木产生的危害,比如“哈虫”(天牛幼虫)蛀干,“蛴螬”(金龟子幼虫)蛀根。在生产上,必须弄清楚树木受害是由害虫引起还是由病原菌引起的,才能进行防治。杀虫剂和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只能在正

    18、确使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功效,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19.树木病害包括那些类群? 能寄生于树木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都属于树木病害种类,统称为病原微生物。它们能引起树木生长不良,严重时则会导致树木死亡。病原微生物与树木的关系有一定的专一性,不同病原菌通常寄生不同的树木。有些病原菌只危害一种或几种植物,另一些病原菌可能危害于多种树木。有些病原菌除了寄生(在活的树木上)以外,在没有适合的寄主时,还能营腐生(在死的有机物上)生活,它们属于兼性寄生的类群。在树木上大量发育的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干扰树木的正常功能并引起病害的典型症状。例如,树叶组织坏死造成叶病斑;气孔或输导组

    19、织被病菌侵染后可导致萎蔫和枯萎;叶绿素合成代谢的破坏则造成树木缺绿;病原菌产生的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使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而产生畸形或树瘿等特殊形态。 20.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有何区别? 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是常用的农药,特别是在树木上使用较多,但这两种药各有特点和作用,在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 作用期和使用期不同。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剂,一般在树木萌芽前使用,主要用于预防侵染性病害。石硫合剂则是一种既能杀菌又有杀螨杀虫作用的药剂,一般在病害开始发生时使用,或在螨类、介壳虫、蚜虫发生期使用。 配方上不同。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成,剂量有等量式、半量式、倍量式和多量式,其中硫酸铜、生石灰和

    20、水的比例不同。树木上常使用倍量式,使用时不再加水。石硫合剂是由硫磺粉、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其配方是2份硫磺粉,1份生石灰,1015份水,使用时可根据情况加以稀释。 存贮时间要求不同。波尔多液要求随配随用,不能久放,而石硫合剂可以贮存在瓷器坛内,在其表面洒一层废机油,加盖密封可贮存1520d(天)。 配制方法不同。波尔多液只要把硫酸铜溶解于水,然后倒入乳化好的石灰水中搅拌均匀,滤清杂质即可使用;而石硫合剂需要熬制。现在市面上已有石硫合剂结晶和水剂出售,不用再自己熬制。22.如何应用磷化铝熏蒸原木害虫?磷化铝是一种高效杀虫熏蒸剂,具有药效快、穿透性强、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对未加工的原材里多

    21、种蛀干害虫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在气温15以上时,宜采用磷化铝作熏蒸剂。施药前先用塑胶蓬布把木堆垛盖好,然后戴上防毒面具,迅速把磷化铝药片依次倒在事先准备好的口罩布上(每块布不能超过20片,计60g(克)),再用细铁丝扎好并捆在2m(米)长的细杆上,按照1520g/m3用药量,把药包均匀地插入木堆垛的上、中、下3个部位,熏蒸4872h(小时),除虫效果能达到100%。蓬布四周要用湿沙埋严,以防毒气外泄。在熏蒸场所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畜接近。熏蒸结束后,要及时把已分解的磷化铝药包取出,深埋3m以下。23.如何利用黑光灯灭虫?黑光灯是专用于灭虫的特殊灯,它发射的波长在360nm(纳米,1米的10亿分

    22、之1)左右,对人无害,只是亮度小,照度低,所以把发这种光的灯叫“黑光灯”。许多昆虫对300400nm波长的紫外线有较高的趋性,所以,当黑光灯发光时所产生的波长正在昆虫喜欢的范围内,就可引诱昆虫扑向灯源。黑光灯管外形及结构与普通日光灯管相同,只是灯管内壁所涂的荧光粉不同。目前使用的黑光灯管有20W和40W两种。配件规格应与黑光灯管的规格相配。安装黑光灯的高度常在23m(米),不能太低,以免灯光散发不出来。也可采取在黑光灯上加1个普通60W的灯泡,提高诱虫效率。大多数昆虫通常在上半夜活动频繁,下半夜虫量减少,因此应尽量在上半夜开灯。如果有条件,也可整夜开灯。在无风的晴天,诱获量较多;在有风时诱获量

    23、很少。雨天诱虫量不一定会少,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开灯诱虫。24.如何使用Bt生物农药?Bt是一种细菌农药,是苏云菌杆菌的简称。它杀虫率高,不污染环境,不毒害人畜,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Bt的杀虫效果与菌数的含量和活性有关,在使用时对天气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施用时的温度应在2030。因为Bt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温下,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极慢,蛋白质晶体也不易发生作用。在2530条件下使用,药效比在1015下使用高12倍。另外,Bt最好在早晚有露水的时候施用,以利于菌剂较好地粘在叶片上,并促进芽孢繁殖, 提高药效。阳光中紫外线对芽孢有杀伤作用。中至大雨会将喷洒在叶面的菌液

    24、冲刷掉,降低药效。但在施药5h(小时)后下小雨,则不会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25.为什么近些年树木病虫害发生严重,原因主要有哪些? 据报道,近些年吉林省乃至全国已处于林木病虫害的高发时期。为什么呢?原因大致如下。气候异常。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连年出现暖冬,致使林木病虫自然生存能力提高,导致林间病虫基数过大,极易爆发成灾。林分结构不合理。现有人工林增大,结构不合理,而混交林面积比重太小。林分抵御病虫害能力差,容易引起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与流行。病虫扩散加剧。由于经济和贸易活动频繁,物流剧增,促进病虫入侵、传播和扩散。同时,广大林农对病虫害防治和检疫法规的了解还不够,主动防范意识不强。现有防治能力不够,防治手段滞后,防治投入不足,导致近些年病虫害发生严重。


    注意事项

    本文(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复习试题资料节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