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讲义.docx

    • 资源ID:10122711       资源大小:279.30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讲义.docx

    1、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讲义土地退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到土地退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土地退化类型多、发生广、地域差异大、危害严重,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的水土流失,荒漠与草原地带的沙漠化,草原与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退化,以及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已对中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土地退化: 指在自然和人类因素驱动力下,土地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地退化、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等土地退化过程。二、土地退化的基本特征(一)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土地退化的类型:水

    2、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草地退化土地退化的发展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 (二)类型组合的地域差异大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不稳定,且类型复杂多样,人类活动影响深刻且广泛。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影响程度的地域差异极为显著。从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带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呈现南北差异北方以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南方以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污染和潜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三)危害严重1.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2.土地退

    3、化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土地退化使得生态安全的风险加大退化土地加速土壤侵蚀过程,进而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3.土地退化加剧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 4.土地退化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土地退化造成原有碳储量丧失和固碳能力的下降,加剧气候升温造成地面反照率增大,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加速地表空气水分的散失,降低地表和土壤湿度 水土流失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1.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等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 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紫色页岩风化物和花岗岩风化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娄土、紫色

    4、土、红壤等。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 运。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暴雨,常造成流水侵蚀和洪水灾害。2.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区域开发政策失误加剧水土流失三、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 1.水土流失极大地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和丧失,使农业可持续条件丧失。水土再分配使江河淤积、洪水泛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使经济损失、社会失稳。案例: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 黄河的水沙异源: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流

    5、域,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本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流域内河道淤积、地上悬河、两岸灌溉区次生盐渍化等,也是旱洪灾害的隐患,峡谷段建设水利工程,拦水势必拦沙,水库的泥沙问题突出2.水土流失年损失人民币约为:总计约495亿元土地荒漠化概念: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二、荒漠化的成因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容易被风和水帶走,造成土壤侵蝕。土地一

    6、旦失去表层土壤,便会变得贫瘠,不适合植物生长,最终变成荒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人为因素:不合理耕种或过度耕种、不合理放牧或过度放、过度砍伐林木、不适当的灌溉方法、滥采,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导致土地荒漠化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材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合理耕种或过度耕种(滥开垦)过度耕种使土壤的肥力急剧

    7、下降,最终致土地荒漠化。乱牧或过度放牧过度放牧会減少植物的数量,而草在能保护泥土颗粒,以免它們被风和雨水帶走,在同一地方放牧大量的动物或长时间放牧会导致草地保护层受损,以致泥土外露,引起土壤侵蚀,甚至荒漠化。过度砍伐林木过度砍伐森林,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砍伐树木使土壤暴露在阳光下,土壤因而变得干燥和松散,最终变成了荒漠。例如: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本來是茂密的森林,但因这人類的开发活動后,使大量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 不适当的灌溉方法大水漫灌方式會把矿物质帶到地表。当水分蒸发后,盐分便留在土壤表层,使土壤含盐量变得过高, 不再适合种植作物,逐渐变成荒漠。滥采每年春秋两季,大批人员到內蒙,甘肃

    8、等地开采经济价值高的甘草、发菜和中药材,加上各式采矿工程大面积毀林除草,破坏植被,导致大片森林、草地退化。三、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1.荒漠化的最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沙尘暴和扬沙天气频发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所造成。造成的影响: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安全、空气污染加重,影响人体健康、影响电力电信系统(高压火花放电电子、设备受干扰)。四、土地荒漠化防治工程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荒漠化土地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高大沙堤机械阻沙技术

    9、、草方格沙障固沙技术、小网格窄林带防护林技术、引水拉沙技术。草地退化草地退化的总体趋势为西部大于东部、中国北方重点牧区草地退化形势严峻一、草地退化的成因与过程(一)草地退化的成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长期干旱,风蚀、水蚀、沙尘暴、鼠虫害等人为因素:过牧、重刈、滥垦、过度樵采、开矿等,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土地利用 中国广大牧区的气候变化、人口生存压力和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引起的不合理土地利用、自然变化与载畜量的不匹配是造成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过度开垦草原直接破坏草地,开垦草原直接破坏草地,间接加重了草地的负载量粗放耕作,不施肥、不灌溉、靠天吃饭,产量很低,多年形成的土壤结构被破坏,有机物质

    10、含量迅速降低,冬春风蚀加剧,土壤粗粒化而且贫瘠放牧是草地退化最直接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大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地生产力在暖干旱化趋势下呈现降低趋势。载畜量与波动降水的不匹配加剧草地退化过程 二、草地退化的区域影响 草地退化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畜牧业受损。引起生态环境强烈恶化。草地退化与干旱、沙化、虫鼠害等相互影响和反馈,危及草地生态安全。草地退化导致草原雪灾频繁发生,草地牧草因高度低而被埋在雪下,给牲畜啃食带来困难,牲畜啃不到牧草因饥饿而死亡。草地退化使牧民受到收入减少和生存威胁的双重压力。草地退化导致生态资产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土地盐渍化一、盐化与碱化的成因盐化成因是指成土母质中的可溶性盐分

    11、,随水搬运至排水不畅的低平地段,在蒸发作用下累积地表,使土壤产生盐化。碱化成因是指土壤胶体从溶液中吸附钠离子的过程。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显著数量钠离子进入土壤胶体;二是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的水解。 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水文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等。其中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最核心的自然驱动力。二、盐渍化的区域影响 土地盐渍化造成耕地和草地生产力的损失主要影响北方和西部处在平原和相对低洼区域的经济 土地盐渍化恶化土质并降低了生态系统安全盐渍化使土地质量恶化,突出表现为pH升高,降低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钠离子进入土壤胶体表面,致使土粒分散,土壤通透性降低

    12、,危害作物生长有机质的减少,导致耕层微生物,主要是固氮菌和根瘤菌的活动能力变差旱季蒸发加剧,有效水分减少,盐分浓度相应增加,使作物萎蔫、枯黄或死苗雨季盐分得以淋洗,但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涝成灾,造成减产盐渍化土地与大风配合形成“白尘天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裸露的盐渍化土地与沙化土地都是沙尘暴的物源,可以造成更广泛的大气 污染、水污染和下风地区的土地污染绪论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空间科学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多种现象在多种方式下相互关联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地理学分类:理论地理学,实际地理学,工具地理学区域地理的特征:具体性,差异性,综合性,联系性,发展性研究对象: 中国的自然环

    13、境-自然综合体1.独特的、综合的物质体系2. 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系3. 多层次的结构体系4. 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体系内容结构:自然环境:地貌、气候、陆地水、近海、土壤生物、环境演变自然资源:矿产、气候、水、海洋、生物、土地资源 自然区划与区域:自然地理区划方法论、分区特征 国土开发和整治: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土开发整治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地理位置比较优越。1.纬度位置的意义: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便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2.经度地理意义:东西5时区(5-9

    14、);南北太阳高度差别大;热量带分布明显 3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大农业与景观地带分异的基础;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4相关位置北部靠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杨斯克、奥伊米亚康),所以冬季比同纬度冷;西南部为青藏高原,对自然景观影响深远,加强季风气候。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的6.4%,在世界各国中,几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1.季风影响显著

    15、,范围广阔季风显著的原因: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和大洋之间;西南境内有全球最高大高原青藏高原;季风对我国自然景观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东西部差异及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风的控制。例如: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我国亚热带面积广大,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发达地区。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五种地形俱全,交错分布高原、山地、丘陵占65%,使我国成为多山的国家有很大比重。3. 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自然发展历史独特:第四纪冰川作用远没有欧洲、北美同 纬度地区广泛、强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生物资源丰富,地理分布混杂古生代气候温暖,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广泛在现代土壤中也能

    16、反映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特征使得我国具有世界地带性的各种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地貌地貌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北西走向: 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 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等;北东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长白山-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台湾山脉;地貌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地貌形成因素:1.地质构造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新生代宏观环境:我国处在亚欧板块中,

    17、受到两大板块的夹峙: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燕山运动最主要的特征是中国东部的褶皱隆起,最显著的构造运动特征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地区:板块北移挤压-导致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其中古生代褶皱带形成断块山地,而基底稳定的地块则形成沉陷盆地。2.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四种作用。1)湿润季风气候地貌秦淮以南,高温多雨(800mm)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流水加深河床与河谷的作用;下蚀的强度取决于水流的动能、含沙量以及河床组成物质的抗冲强度。动能愈大,水中携带的泥沙愈少; 河床的组成物质越松散,则下蚀速度愈快。 2)半湿润季风气

    18、候地貌秦淮以北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400800mm);河流的搬运、堆积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流水地貌、冻土地貌、冰缘地貌3)干旱半干旱内陆气候地貌西北内陆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400mm);降水少,蒸发量大,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大,以风力为主的物理风化剥蚀作用为主;风蚀地貌、风积地貌;例如:戈壁、沙丘、雅丹地貌4)高山高纬寒冻地貌青藏高原高寒干燥区、天山、祁连山、大兴安岭等高山和高纬地区;气温低、降水少、蒸发大,以风化剥蚀作用、冻融作用、冰川侵蚀作用为主;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冻土地貌、冰缘和冰川地貌。3.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 水理性质、结

    19、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性致密坚硬,抗蚀力强,常构成崇山峻岭,危岩陡壁。沉积岩:分布广泛,抗蚀力不一,形成许多特殊地貌。3.人类活动因素1)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沙漠边缘地带,植树造林设置沙障,使流沙互得以固定;在干旱积极发育绿洲农业,保护绿洲的生态环境;治理河流,疏通河道;古沿海地区,围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积等。2)破坏生态环境的消极方面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表现在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剥蚀、搬运、堆积过程,如矿山开采、道路的修筑等而产生了不良后果,造成水土流

    20、失。间接地质作用,即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水面缩小,不合理的围垦使得植被减少、湖泊干涸。城市高楼的大量建设以及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城市地面产生沉降,在沿海地区还可造成海水倒灌, 使地下水遭受污染 气候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范围大,冬夏季风都很强季风区的特点: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具有大陆气团性质,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具有海洋气团性质,气候湿热中国季风范围水平季风分界线东南部垂直2000 m以下的低空,尤其是5001000 m高度上空最为明显东亚季风的特点:冬夏季风都很盛行,但冬季风要强于夏季风;降雨属于极锋雨;东亚季风成因

    21、:海陆冬夏热力差异(主要成因)、青藏高原的影响陆地(相对于海洋) 冬季 温度低 冷高压;夏季 温度高 热低压2.气候的大陆性强气候大陆性的强弱,多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的大陆度表示。大陆性气候: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中国:气温年、日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大多数地区最热月份为7月,最冷月份为1月;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我国陆地面积广大,内陆距海洋遥远,西风和夏季风难以深入;干燥的冬季风实力强大,影响广泛a.空间变化上有三种不同分布规律 纬向温度带变化(从南到北包括南热带、中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等9个热量带和1个高寒气候区)

    22、。 经向水分差异(按照水分,自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之别) 垂直分异(横断山一带,中低纬度高海拔最明显,形成一山有四季)。b.时间变化上 有年际变化、年内变化、日变化。 c.特殊性 也就是一些极端的气候,特殊的天气现象。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纬度地带性(按气温不同):热带、亚热带 温带经度地带性(按水分条件):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垂直地带性(按海拔高度不同):各山区垂直带谱不尽相同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区气候形成因素1.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华南欧亚大陆东岸,毗临太平洋影响(一):太阳辐射量夏

    23、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方太阳高度角大但北方理论白昼长,太阳辐射量大但南北差别不大,气温高而南北差别小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小,太阳辐射量小,但南方比北方大,故气温低且南北差别大影响(二):行星风带类型:夏季为副热带反气旋;冬季为西风环流影响(三):海陆热容量不同造成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变化,产生季风影响(四):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对海陆温差影响不大;暖流增强了东南部水汽输送2.下垫面多山的地表青藏高原的影响 构成独立的气候区域: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辐射强,对流性降水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

    24、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一)a、动力作用 对冬半年西风的分支作用 使对流层下部500 mb以下西风发生分叉、绕流和汇合,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式,强化了北冷南暖的气流活动 阻碍南北气流的交换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二)b、热力作用 夏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低压,周围空气向高原辐合,加强了夏季风势力(夏季对流层上空的青藏高压是夏季风环流的加热机);冬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冷高压,它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即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3.大气环流a冬季环流高层:西风环流低层: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近地面层:极地大陆气团锋面:北方寒潮冷锋;南方华南准静止锋大陆变性b、夏季环流高层:

    25、反气旋低层: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近地面层:热带太平洋和赤道海洋气团(两个来源)锋面:极峰(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c 四季环流 冬季:冬季我国大陆在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控制下,盛行强劲的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1月后,大陆上热源作用明显,海洋上冷源作用加强,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减弱,进入春季。总的来讲:冬季在干冷的西北气流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都很少。而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由于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较多。春季:低纬度两个活动中心增强,高纬度两个活动中心减弱,四个活动中心同时参与春季天气活动,所以南北气流交换复杂,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变化急剧,风向也不固定。夏季:太平洋副高和印度

    26、低压最强。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几乎控制了我国东部半壁江山。夏季风来自于热带或赤道洋面,高温高湿,特别是西南季风。夏半年的降水过程多与这些气流有关秋季:高纬度两个活动中心增强。低纬度两个活动中心减弱。由于高空副高仍维持在较高的纬度,出现了低空与高空高压重合的现象,下冷上暖,秋高气爽,但在华西地区,可形成驰名中外的“华西秋雨”。气温与降水气温1.气温分布: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差异大。a.冬季气温 1月是最冷月,是冬季环流的鼎盛时期,可作为冬季气温的代表。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分布密集。b.春季气温 4月作为春季的代表,1月到4月,各地增温程度受各地云量和降水日数影响较大。c

    27、.夏季气温 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最热,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d.秋季气温 9月,北方冷空气开始增强,10月南下席卷全国。10月等温线与4月大体相似。2.气温的年变化由于我国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年较差大。大致是:东北、华北地区大,华中适中,华南小,西北地区年较差大,青藏高原小。青藏高原因纬度较低,地势高耸,高原面积广大,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冬季不太寒冷,夏季又很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降水1.降水量的分布 全国年平均降雨量650mm,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可划分为5个降水量带年降水量1600mm的降水量带 8001600m带 400800mm带200400mm带200mm以

    28、下地区空间水平分布: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地形作用: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多,这也是促使南岭山地,闽浙西部山地,长白山地降水量增多的一个原因。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点: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 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气候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山地迎风坡变率小,背风坡变率大影响:对农业和工程的影响很大;旱季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雨季还可能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 降水季节分配1)我国降水与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而锋面和气旋的

    29、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所以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尽相同。一般地说,锋面、气旋活动形成的多雨带。2)我国降水与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而锋面和气旋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所以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尽相同。一般地说,锋面、气旋活动形成的多雨带。地表水与地下水一、外流区河流的干流起源第一河源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南。如长江、黄河、怒江、雅鲁藏布江等第二河源带为第二阶梯边缘隆起带,即大兴安岭,冀、晋山地和云贵高原一带。如黑龙江、辽河、淮河等。第三河源带是长白山地、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如鸭绿江、钱塘江、赣江等。二、河川径流1.水系和流域(1)流域A.外流区:河流直接注入海洋(64%)B

    30、.内流区:河流不能直接注入海洋(36%)C.内外流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西端国境线(与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相近)(2)水系A.太平洋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B.印度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C.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 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外流区和内流区 外流河:太平洋水系 北冰洋水系 印度洋水系 分界线:注意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国河川径流特点 :河流众多 河川径流量达 河川径流地区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山地背风坡则是径流相对低值全国划分五个不同带: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 径流深大于900 mm。 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 径流深50200 mm。 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 径流深1050 mm。 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径流深不足10 mm。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