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docx

    • 资源ID:10122648       资源大小:49.7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docx

    1、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国际金融变局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祁斌2010.12.4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上海和大家交流。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上海金融界的领军人物。我想上午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思考,也希望可以听到大家的反馈、批评、指正,我们共同把这个市场建设好。 一、危机后的世界与华尔街。 很巧,半个月前我陪同领导去了一趟美国,目的是想了解一下金融危机对他们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怎样实质性的影响,危机后的华尔街会有怎样的变化。去了三天,先到纽约,和高盛谈了半天,组织了在华尔街工作的两批中国人吃饭,一批是年轻人,30到40人,主要是希望他们回国

    2、来工作,另一批是一些在那边做到MD(董事总经理)层面的人,和他们探讨一下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然后又到华盛顿和美国证监会谈了一个下午,给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了一个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演讲。我们原来和世行合作在2008年写过一个白皮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这次他们提出要更新报告,并且要负责英文版的出版工作,因为中国的市场成为全球第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金融改革】在美国呆了三四天,和方方面面的沟通,总结下来有几条感受。第一个,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简单概括起来,叫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最开始的提出措施和最后的结果差距比较大。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蔓延时,不光是美国自己,全世界都说

    3、要惩罚华尔街,对华尔街进行比较大的“修理”。讨论了两年,法案出来非常温和,2300页,翻下来基本没有什么内容,除了给了一些原则性的框架,具体条款基本一条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对不对?我们的判断,第一,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第二,这样做是对的。为什么?美国这么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比较成熟发达的经济体,它最后真正的比较优势,想来想去剩下三个。一是美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有很多核武器,但这个比较优势发挥不出来,因为是和平时期,而且核时代,它一发挥,自己也完了,不能轻易发挥;二是美国的高科技,美国高科技产业非常强大。但是搞金融的人很清楚,美国高科技产业背后是美国的金融;第三,美国的金融产业。所以,总结

    4、起来,美国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就是一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说来说去,就是这个带给它最大麻烦的华尔街,不得已,它还得保护这个市场。如果这个市场消失了,或者这个市场的竞争力降低了,美国走向衰退的速度会比现在还快。两年的金融改革出台过程,实际上是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的过程。不仅是美国的总统、议员,包括老百姓也发现,虽然大家心里很不喜欢这个华尔街,甚至有点仇恨华尔街,但也还离不开它,所以需要找一个平衡点,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 【“中国人在买通用!”】现在的西方政治是选举文化主导,往往有很大的弊病。因为选举文化,往往选出来的人比较激进,或者上台的时候比较激进,因为公众的诉求相对是比较

    5、简单化的。上台之后,发现发展经济还得有效地利用市场。就像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都反华,上台之后都要亲华,为什么?必须和中国相关才可以成长。现在我们去美国,和高盛谈、和美国证监会谈也好,他们直言不讳,说什么是美国的新兴产业?就是和中国相关的就是新兴产业,不相关的就是夕阳产品。我们在华尔街的时候,正好碰到破产后的通用汽车GM,现在又上市,中国的上汽集团买了一些,1%,中金公司操作的。在华尔街掀起了轩然大波,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惊呼“中国人在买通用!”,中金公司在纽约的人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美国网民里的愤青比中国还多,说中国人太不象话了,买我们最好的企业,实际上快破产了。中金说,我们很冤,我们没想买,是GM

    6、来找我们,希望上汽买,因为有了中国元素,IPO好卖一点,结果,果然开盘定价从20多美元,涨到30多美元。 美国的社会,是一个严重的二元化社会,黑人白人间有巨大的鸿沟,选出一个黑人的总统,几率非常小。有些朋友没有在美国生活过,不太理解这一点。你要理解这一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美国的大片,美国这么多大片里面,你就从来没有看到黑人和白人谈恋爱的,因为这美国的主流社会是不能接受的。这样的社会选出黑人总统,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唯有一种可能性,美国的社会出大事了,这个大事就是金融危机。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这样的一个国家,成为全球独步天下的霸主长达20年,没有人挑战它,自己垮了,美国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7、他需要变化,求变。奥巴马的竞选,只有一个词,叫做“变革”,。那时候求变的需求太强烈,忘记他是黑人了,当然从素质来说,他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怎么变,他并不知道。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总体处在一个盘整期,经济相对处于饱和期,可能在走向衰退的通道,希望通过一个人的变革改变国运,可能性本来就很小;其次,奥巴马是个律师,美国竞选文化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选出来的都是律师。律师不懂经济,如果美国可以选出经济学家,可能会比律师好;选出投行家,可能会比经济学家好。但选举文化是民粹文化,选不出这样的人,因此很麻烦。更麻烦的是什么呢?奥巴马的团队里就没有什么懂经济的人。前两天我看黑石老板接受采访,他

    8、说,奥巴马团队最大的问题就是里面没有一个做过商业的。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想见他求变的心态很强烈,但最后的措施可能不得力,即便很得力,也很难短期内扭转这么大经济体的现状,它不是一个小帆船,想调头就可以调头。中期选举,美国老百姓对奥巴马的团队投了不信任票,正常,美国人又比较急躁,没有什么耐心。奥巴马未来两年内如果经济上没有什么起色,相信他会更加困难。 【奥巴马新政?】第二,金融改革之后,华尔街是否从此一帆风顺?我想这个答案也基本上是否定的。因为现在金融体系的发展太快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最大的分水岭是1929年,当时出了很大的危机,罗斯福政府上台,出台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成立了美

    9、国证监会。美国此前资本市场一百三、四十年是自我演进的过程,没有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没有监管机构,就说是搞一个农贸市场140年,没有管委会都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就是美国的资本市场。所以它不断地出危机,不断崩溃,与此同时,它又不断地恢复,不断地卷土重来。最大的一次崩溃是29年,崩溃之后,罗斯福搞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顾问法、投资公司法,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初步框架。但这个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相对原始、朴素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当中只有两个产品,一个叫股票,一个叫债券。从那时到现在,人类已经走了很远。从几个角度看,第一是杠杆率从29年9倍到现在雷曼倒闭前的44倍,这是表内杠杆率,表外是200倍

    10、;第二,29年的时候全球有两个金融中心,一个叫纽约,一个叫伦敦,现在有几个?每年评选国际金融中心前20名,参选城市几十个。这还没把全中国想建金融中心的城市都算上,按照现在大干快上的劲头,前两天看到环球时报上说,号称要建成国际大都市的,中国自己就有187个城市。金融风险在这些金融中心之间的传递是不受约束的,资金的流动是一瞬间,信息的传达不到1秒钟。第三,29年的金融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商品市场起步不久,现在有五大市场,股票、债券、商品、外汇、金融衍生品。其中的一个,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多少品种?大的类种几十个,小的几千个,其中一个叫CDS,CDS的规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夜,名义价值达到62

    1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全球GDP的总和。五个金融市场当中一个子市场,几十个的金融品种当中的一个品种,名义价值达到了全球GDP总和,况且这五个市场之间的风险又是相互传递、相互加强的。 寄希望罗斯福80年前建立起来的一个简单而粗犷的金融监管体系来有效监管这样一个现代金融体系,勉为其难;从这个角度来说,发生这样一次危机也有其必然性;寄希望奥巴马通过一次改革就完美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很不现实,所以,探索和发现现代金融市场新的良好的发展和监管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兮”。那美国的经济怎样?是不是会真正的复苏?华尔街普遍的预测是明年是2-3%的GDP增长率,这是比较温和的增长率,应该说很不容易了,因为这么

    12、大的经济体,已经进入了非常饱和的时期,要让它有很快的增长,8%-10%,是不可能的。美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实现了非凡的增长,年均3.4%,欧共体中最强劲的是德国经济,年均增长1.5%,不到美国的一半。美国过去三十年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四大支柱产业。未来还有没有可能实现相当长周期的增长?可能性存在吗?存在,有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现。美国未来20、30年是否会再次率先发现若干个新兴产业,引领全球的发展?依赖什么?依赖华尔街的复兴。那么华尔街会不会复兴?目前看起来很困难,这里面有巨大的问号,后面我们会分析华尔街的困境。美国的经济是否可以实现长周期的增长,还和一个要素有关,这个要素就是中国。美国

    13、作为一个成熟的、饱和的经济体,到这样的阶段,它怎样实现真正的增长?无非还是要输出其比较优势。第一,输出高科技,第二、输出金融服务。它的军事优势无法输出了,当然不排除它想办法打一仗的可能性。 但是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元变相贬值,等等这些都无法使它的经济真正解决衰退的问题。欧洲经济,应了北京的俗话: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一个一个出问题,希腊马上还会再出问题。我们在华盛顿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朱民吃了顿饭,他说IMF头痛欲裂,天天讨论欧洲的问题。欧洲的问题本质是什么?简单地概括,一句话:生产力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所以只好往回找。也就是说,它超越了历史阶段,

    14、其经济的竞争力根本支撑不了现有的福利社会的所有成本。 【华尔街风光不再,前途莫测】华尔街会怎样?八个字:“风光不再 前途莫测”。传统投资银行意义上的华尔街时代过去了。传统投资银行三大业务:1、承销;2、经纪;3、投机。这几个行业以前在纽约时工作的时候都有幸做过一段时间。承销现在很麻烦,去年纽交所每个月摘牌的公司超过挂牌公司,因为经济到了饱和期,该上的企业都上完了,没有增量;第二,经纪。美国人到中国来,羡慕中国人,说你们散户真多;我们羡慕美国人,说你们都是机构投资者。美国经纪业务的销售,基本上都是机构销售,美国老百姓基本上不炒股票。90年代末期出现了一批,因为互联网出现了,有美国老百姓开始在网上

    15、炒股,英语里出现一个新的词汇,叫“day trader”,就是白天的交易员。这是一个贬义词,讽刺说这个人白天还不好好上班,还炒股票,不务正业。而中国的老百姓,从有资本市场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是“day trader”,而且是全世界最勤奋的,换手率大约是世界其他国家的十倍。中国的券商,应该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 去年9月我回了一趟老家,上午去,下午走,不大不小一个地方,江苏常州,中午和当地一个券商吃了个饭。我问他们业务怎么样,他们说业务挺好:两个营业部,一个佣金收入赚了8700万,一个是1200万,我说加一起正好1个亿。我说你们多少人?他说23个人,包括三个司机。有一次我们去浙江调研,去看了一

    16、次阿里巴巴,一个网站,销售额相当于中国四百个最大城市的大超市的总和,我说要是某一天阿里巴巴有一个证券资格,中国的券商就得喝西北风了?中国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业,依托于中国人民对于资本市场的热情,中国人民太热爱资本市场了,但是只是依靠这种热情,只是依靠行业的保护是不可能长久的,一定要同时不断地提高竞争力。 所以,华尔街的困境是,承销没有了,经纪也弱势了,只剩下了一个,叫做投机,包括自营和PE,拿资本金去赌,资本金不够了,就拆借,9倍杠杆率不够,44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危险通道的华尔街离崩溃已经不远,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08年第二季度,华尔街五大投行中投机性业务占到总收入的6070%。金

    17、融危机发生了,金融改革实施了,结果是什么?2010年第一季度高盛盈利创历史新高,其中自营加PE占到80%,甚至高于金融危机之前。为什么?因为经济基础没有改变。 【从证券化到国际化】那么这种情况下华尔街何去何从?华尔街传统业务九十年代末期就总量饱和,必须想办法突围,为什么?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此涨彼消,你纽约不行了,伦敦就超过你,所以必须要增长。突围方向无非两个:复杂化(证券化)和国际化。复杂化就是股票债券做完了,证券化,CDO做完了,CDO平方,CDS,杠杆率9倍不够,44倍,这个方向一路上去,这是不归之路,现在崩盘了,偃旗息鼓,但一定会卷土重来,因为人类追求证券化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只是需要假

    18、以时日。有人问44倍的杠杆率是否到头了?肯定不是,因为一百年以后的人类,最低杠杆率可能是144倍。上海大众的老总,在甘肃试车开到160迈,出来车祸,人类是否会停在160?不会,肯定会更快。这是第一个方向,走复杂化的道路、杠杆化的道路,这条路尝试了,暂时遭受挫折,暂时不会复兴;第二个方向,国际化。美国做完了,巴西、印度、中国,可以预计,这是华尔街未来主要推进的方向。过去十几年华尔街也尝试了国际化的道路,不太成功,走的不是非常的顺利,为什么?因为太短视了。80年代的时候,五大投行到香港开办事处,89年全回去了;90年代又来了,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回去了;2000年又来了,05年又回去了,为什么?

    19、因为我们不鼓励全资公司,鼓励合资公司。美国投行喜欢搞一个100%全外资,为什么?按照鲍尔森的说法,叫高盛要保持蓝血文化。什么叫蓝血?纯种的投资银行文化,这基本上是胡说八道。你到一个市场要适应当地的文化,搞合资公司应该说是最适合。老外的逻辑是说要是搞合资公司,会和中方股东打架,但你不和中方股东打架,也会和中国客户打架,因为你要有一个适应当地文化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资公司是比较合理的。我曾经在基金部工作过五、六年的时间,应该说中国基金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是比较高的,中国有50多个基金公司,合资有20多个。但结果呢?几年的竞争之后,第一、前十名基本上全部是内资;第二,我们发现内资公司普遍国际

    20、化程度超过合资公司。为什么?中国人很聪明,一看老外来了,立刻派人出去学习,有的基金公司公司,70%多的员工在过去3到5年到国外接受过金融培训;第三,合资公司里,也有干得好的,总体来说他们也是受益者。谁干得比较好呢?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哪个公司的总经理比较土就干得好,这个土不是贬义,而是比较本土化、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不对称,中国学习老外的东西比老外学习中国人的东西快。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只要开放的过程是渐进的,受益最大的就是中国和中国人,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市场是在中国的。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内资公司、外资公司还是合资公司,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

    21、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成功、繁荣。外资和合资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外部的竞争,也才使我们的机构要比原来更加强大。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雷曼在01到04年,在中国买一个壳或者是成立一个合资券商,2008年9月15号雷曼纽约倒闭,雷曼中国一上市,可能损失回来一半。为什么?江苏有一个券商叫华泰证券,原来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一上市,1000亿市值,江苏第一大企业。估计江苏的很多大企业有苦难言,搞了几十年搞不过一个没怎么听说过的券商,为什么?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前景,几乎是无限的。高盛,相对来说,比起雷曼要聪明一些,他们说他们不是不贪婪,而是长期贪婪。总体来说,长期贪婪的回报看来是要高一些。

    22、 【中美资本市场的差异】我们在这里讨论美国,讨论华尔街,主要是为了比照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中美资本市场有巨大的差异,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阶段,二是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中国现在属于高歌猛进的快速成长期,谁也挡不住,全球今年的IPO是中国大陆第一,美国是第二,欧洲第三,香港第四,但我们要记住,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的一半来自于中国,中国的增长,几乎在全球是独步天下。这趋势会延续多久?10年以上。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与此同时,美国进入相对缓慢的增长期。可能美国华尔街今天的窘迫我们几十年、一百年后也会有,那时中国经济进入饱和期,中国的券商应该怎么办?应该马上到非洲去开一个

    23、办事处,因为那时候非洲就该崛起了。但是尽管我们有快速成长的优势,我们和美国市场的发展水平差距是巨大的。差距有多大?大到我们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自己有多差。 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有很多所谓的专家说,美国有那么多有毒的产品,我们很幸运,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我们不幸之处也在此,这些产品我们一个也不认识。而我们和发达国家在这些产品和领域中同台竞争是早晚的事,而且来得要比你想象得还要快。比如我们某航空公司出去做衍生品,原来希望是套期保值,结果一下损失60亿,据说这个公司一年的利润也就是1亿,六十年的利润没有了,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快学习、创新和发展的步伐。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危机之后,我们

    24、观察未来世界的发展,一定要关注长期的趋势。我一直认为,经济史比经济学重要,金融史比金融学重要,因为很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需要一定的世界沉淀才能显现出其真实的面貌。过去100年中,美国金融发生了这样的演变,1913年美国股市市值和银行存款比例1:1,1999年,这个比例变成9:1;也就是说,经过了100年的演变,今天美国的金融资源90%在资本市场运行,10%在商业银行运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从长期统计平均来看,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远远超过行政,或者任何一个与之竞争的方式,尽管这个市场充满了缺陷,还经常出现危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中国的金融改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发展资本市场,

    25、二是改造商业银行,怎么改造?一个是商业银行主动上市,一个是加快向中间业务转型。这些做法的本质是同一个:把更多的中国的金融资源推向市场。中国的幸运在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年中正好做了这两件事,使得中国的商业银行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很多同志可能忘记五年前的中国商业银行是怎样的情况,五年前世界银行到中国来评估中国的商业银行,给了工商银行一个评价是,“技术上已经破产”,加一个脚注,说破产了三次,因为国家注资了三次。五年后工商银行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商业银行,五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走向了资本市场,完善了治理结构,优化了科学决策。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在于资本市场上,一个人能

    26、够配置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分析师、基金经理,一辈子研究一个行业,发个研究报告,往往过两天一看,错了,为什么,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大,不可预测。一个商业银行行长,分行或支行的行长,能动用的资源往往都是很大的,贷款范围可能涵盖几个甚至十几个行业,可是一个人能懂几个行业、十几个行业吗?可能性不大,况且有些人天天喝酒,不学习。我今年有一次去洛阳开会,会议结束后,主办方带我们参观了一个景点,庙里的住持和我们聊天,问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们搞证券的。他说,你们搞证券的很不容易啊,我们庙里经常有些基金经理和分析师来,他们烧香拜佛都特虔诚。他这句话对我很有触动。我想这些基金经理、分析师为什么特别虔诚?我想

    27、可能是他们每天要面对市场,而市场有太多不确定性,而这种对市场和世界的敬畏感是有益的。我想,我们改革开放30年,最大成就之一可能就是让很多人,尤其是我们很多的干部,增加了一份对市场和世界的敬畏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顺利地走到了今天。应该说,这次金融危机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的发展模式甚至会因此得到很大的修正。所以,我们可以说,世界在这里转了一个弯,转了一个什么弯?世界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都因此必然走向一个更加平衡、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上经济复苏崎岖之路的世界各国,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高杠杆和高效率的传统金融发展目标与金融稳定之间、大规模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极大丰富与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把

    28、控之间、放松管制以寻求宽松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和保持适当的监管力度之间,以及与此几乎同时显现的,人类追求高歌猛进式的单一经济增长目标与寻求更加可持续发展路径和维系和谐地球生态之间,艰难地去寻求新的平衡。人类过去几千年,只追求一样东西,就是GDP,就像一个年轻人说,我终于想明白了,我这辈子要发财、致富、赚钱,但突然发现,身体垮了。人类就是这个年轻人,所以现在一定要寻找平衡发展的道路。但同时,尽管发生了这么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或完美的,但从总的方向来说,人类发展市场经济、金融资源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配置的大方向不会改变,正如总书记在金融危机之后说过的一句话,“市场配置资源

    29、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发生改变”。这个涵义是非常深刻和深远的。 【聚光灯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实现了一个跃迁。金融危机前,我们在全球排第四、第五。那时候也有人提出G2,美中时代或者中美时代,那时候我们觉得是老外在忽悠我们。现在全世界都认了,G2,这个世纪就是中国和美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经济在09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60%,一个国家贡献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今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每次出国参加会议都能够感受。我们有时候到美国去参加国际金融论坛、国际经济论坛。到了会场一看,就两个模块,一个是美国经济,一个

    30、是中国经济,然后结束了。我就想,参加这些会议的其他国家的代表肯定很不爽,但美国人不在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大做惯了。往往讨论美国经济的时候,你都不能走神,你一走神,发现人家都看着你。为什么?从讨论美国经济开始,就讨论中国,到中国模块,全是中国。我们一个同事陪同领导去参加G20首脑会谈,回来给我们讲了一个细节,很有趣,也很说明问题。美国还是世界老大,谁讲话奥巴马是会议的中心人物, 哪个国家发言他都得听着,还戴着同声传译的耳麦。轮到西班牙发言时,估计他是累了,就把同声传译的耳麦摘了,我们的同事就问美国代表,说你们的总统挺博学啊,还会西班牙语?美国人说,不会。为什么不听了?因为西班牙说什么他不在

    31、乎。但中国代表一发言,他马上把耳麦拿起来了,因为中国太重要了,他不能错过中国人说的任何一句话。过去二十年的反差,我们这代人感受是很强烈的。92年我从清华去美国留学,那时候中国还是非常穷。当时我在清华教书,一个月78块钱,奖金时有时无,有的时候是20。当时申请美国留学的申请费,一般是20到25美元,那时候美元对人民币5:1。一个月的工资16美元,不够交申请费的。等出国了一看,美国学校里也没有几个中国人,那个时候日本留学生很多,美国人经常会把你当成日本人。本来和美国人聊天,聊得挺高兴的,他突然问你是不是日本人?我们很生气,转身走了。他还不明白,你为什么生气了?很多每个人没有历史常识。现在情况基本上

    32、倒过来了,一个日本人到美国旅游,走到街上,美国人会问,你是不是中国人?为什么?满街都是中国人,全世界都处都是中国人,巴黎机场掉下一个什么东西,还砸到了三个中国人,中国确实比以前的实力强大很多。中国一下被推倒了世界的聚光灯下。尽管我们的GDP已经排到全球第二,但是如果我们冷静的思考,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有很多隐忧,我们总量的强大,和经济效率和质量的相对落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们GDP全球第二,人均GDP是全球第99。这是什么概念?第98是谁?是阿尔巴尼亚。三十年前是我们的兄弟国家,现在还是兄弟,还排在我们的前面。【富士康事件的背后】中国社会在这样一个反差之下,暴露出很多严峻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我

    33、们看到几件事。一是富士康事件,震撼了全中国、全社会。13、14连跳,像实况直播。多年之后,我们会发现,富士康事件可能标志着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可能是第一次中国的工人唤醒了自身福利的意识,它也提醒全社会要关注下一代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更深层次,富士康事件揭示了中国制造的窘境。因为我们知道,富士康不是中国最差的企业,几乎是同类企业中最好的。我们大部分代工企业远远不如富士康。富士康事件发生后我看到中央台经济半小时,天天报道这件事。记者在门口采访民工,问富士康13连跳了,你为什么还在这里报名要加入富士康?一个民工说,至少富士康不拖欠工资。记者再问一个排队的小姑娘说,富士康一加班就十几个小时,你为什么要来富士康?小姑娘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