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docx

    • 资源ID:10109413       资源大小:32.9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docx

    1、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篇一:徐州导游词】 徐州简介导游词 各位旅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徐州,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拥有

    2、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除此之外,汉皇祖陵、项羽戏马台、楚汉鏖战的九里山古战争遗址、霸王别姬处、虞姬墓、以及刘邦荣归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风歌的歌风台等。徐州其他的文化遗存还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鹤亭、黄楼、东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关盼盼的燕子楼、北魏大石佛、苏北第一寺兴化寺、以明清民居为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等。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

    3、部。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迴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汉文化景区 1.景区概况:徐州汉文化景区由原狮子山楚王陵和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整合扩建而成,位于徐州市区东部,东起三环路,南至陇海线,西接津浦线,北迄骆驼山,总占地面积1400亩。是以汉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最大的主题公园,占地1400亩,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

    4、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景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总体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 2.汉文化广场:景区的主入口汉文化广场,广场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90米,占地18000平方米,采取规整庄严的中轴对称格局。其空间定位以东西为走向,依次布置了入口广场、司南、两汉大事年表、历史文化展廊、辟雍广场等景点,终点矗立汉高祖刘邦的铜铸雕像,由江苏省美术馆油雕院吴支超教授设计制作,雕塑高5米,花岗岩材质,底座高4米,花岗岩贴面。其余是大块绿地,铺地分隔,绿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并设有花坛。西入口两侧各设一小品,龙

    5、头喷水,并镶嵌反映刘邦生平的汉像画浮雕,是一座布局对称、体现汉代文化高品位的市民休闲广,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广场的铺装以仿制的汉砖为主要材料,图案取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勾连云纹等装饰图形。两汉大事年表四周设计了少量的水景。水的使用,不仅可以与石材形成一刚一柔的对比,更成为两汉文化广场中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的手段,而且水体在园林广场设计中更具有独特的功效。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恢弘气魄,领略两汉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广场的设计犹如一段立体空间化的汉赋,通过“起”、“承”、“转”、“合”四个章节,抑扬顿挫、弛张有度,将汉风古韵自然呈现出来。 3.汉兵马俑馆始建于1984年,位于狮子山西麓,

    6、馆内共有 6 条俑坑,出土各类彩绘陶俑4000余件,徐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州狮子山汉兵马俑是继秦始皇兵马俑、咸阳杨家湾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徐州汉兵马俑俑坑开挖在距离地表 4 米以下的原生土层中,并随山坡走向呈东高西低之势。这支由步兵、车兵和骑兵组成的兵马俑军阵,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军队的地下缩影。 2006年初,汉兵马俑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由“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 “徐州西汉军事博物馆 ” 两大部分构成,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屋顶为仿汉四坡顶,入口两片l型长墙形成通道,北、西、南三面环以高档土墙,从外观看,整个建筑的一半像藏于地下。简洁的外观营造了一个幽

    7、静的历史氛围,与周围的山水等自然景观相呼应,创造了一个形式简洁、空间丰富的博物馆建筑,使得游客在领略兵马俑军阵布局概貌的同时,更深入理解兵马俑所具有的丰富时代内容。 4.水下兵马俑馆是国内首座建筑于水中的博物馆。该馆建筑在五号、六号兵马俑坑的原址上,形状为两座方形桷斗状建筑。建筑所在处曾出土过骑兵俑坑和马俑坑,后因当时砖瓦厂施工建设,俑坑被破坏,坑内陶俑已被悉数取出。水下兵马俑馆展出了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 5.竹林寺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而建。净检法师俗名仲令仪,为西晋末年彭城人。童年随母迁居洛阳,经历丧父、亡夫之痛后,走入佛门,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比丘尼,随后净检法师与信友

    8、一起在洛阳宫城西门建立了第一座众尼寺庙竹林寺。净检法师圆寂后,故乡人为了纪念她,于东晋永和年间,在徐州市区东郊狮子山上修建竹林寺。后历朝屡废屡建,明清时期为徐州八大寺之一,直至上世纪50年代完全废毁。 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狮子山竹林寺中原供奉一尊明代木制贴金的韦驮菩萨像,后为躲避战火埋于地下。1940年日军侵入徐州后,日军随军翻译中岛吉一于一夜晚随无形脚步声在竹林寺后院中挖出了韦驮菩萨像,后带回日本供奉在家。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临终前嘱咐其女婿森秀敏将菩萨归还中国原竹林寺。1998年9月,森秀敏先生借旅游来徐,到狮子山寻访竹林寺未果,深表遗憾。后经介绍见到徐州市佛协会长国光法师,商谈后约定

    9、归还佛像。2000年4月17日,75岁的森秀敏先生按照约定,带着韦驮菩萨像从日本飞抵徐州,将国宝恭还徐州佛协,并期望在有生之年为复建竹林寺尽力,看到韦驮菩萨像回到徐州竹林寺供奉。为了纪念净检法师排除万难,皈依佛法及其弘法利生的精神,重现韦驮菩萨像供奉于竹林寺的那段历史,以此加强中日佛教的民间交流,促进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徐州市政府决定在狮子山北侧骆驼山上重建竹林寺,并在竹林寺内专门开辟了净检法师纪念堂,供全国信徒祭拜。 汉文化景区二期工程竹林寺项目主要包括竹林寺、观音阁、南北山门、钟鼓楼、游步道、停车场等,占地16.67公顷,总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房屋拆迁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

    10、.3亿元。 6.汉画像石长廊作为汉文化景区三期景观绿化改造的一部分,被列为城建重点工程,该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区汉文化景区内,狮子潭东岸,与景区一期水下兵马俑馆、汉文化交流中心及二期竹林寺相连。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搭瓦檐、封檐口、完善内部构造。汉画像石长廊已初具雏形,似一条曲折的长龙,绕着狮子潭东岸蜿蜒而去,依地形变化而变化,尽其有利地势,以简约为宜,保存了原生态地貌,穿插丛林之间,贯通南北长廊,立于狮子潭东岸,跨越式平台亲近水面,两端连接水下兵马俑和交流中心,如此设计既增加了观赏性,又解除了游客徒步的疲劳。 外立面青灰色的主色调古朴雅致,长廊的屋檐造型也极为独特,与以往

    11、的长廊或平顶或尖顶不同,汉画像石长廊的屋檐高低起伏、或宽或窄、错落有致,构建成一种别具匠心的不规则几何形状。 唐主任告诉记者,汉画像石长廊以陈列展示“汉代三绝”之一的汉代画像石为途径,突出以人为本,确立“汉画艺术文化体验”的展示理念,为人们提供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该工程由清华大学设计研究所规划设计,占地约10余亩,总投资1000万元,全长约300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结构设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现代钢结构组成,长廊内设有展厅、游客服务中心、卫生间。 7.楚王陵处于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该陵墓“因山为陵,凿石为藏”,形制奇州狮子山汉兵马俑是继秦始皇兵马俑、咸阳

    12、杨家湾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徐州汉兵马俑俑坑开挖在距离地表 4 米以下的原生土层中,并随山坡走向呈东高西低之势。这支由步兵、车兵和骑兵组成的兵马俑军阵,是西汉早期楚王国实战军队的地下缩影。 2006年初,汉兵马俑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由“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 “徐州西汉军事博物馆 ” 两大部分构成,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建筑主体呈长方形,屋顶为仿汉四坡顶,入口两片l型长墙形成通道,北、西、南三面环以高档土墙,从外观看,整个建筑的一半像藏于地下。简洁的外观营造了一个幽静的历史氛围,与周围的山水等自然景观相呼应,创造了一个形式简洁、空间丰富的博物馆建筑,使得游客在领略兵马俑军阵布

    13、局概貌的同时,更深入理解兵马俑所具有的丰富时代内容。 戏马台【篇二:徐州导游词】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现徐州市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60万人。徐州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

    14、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尤其是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石膏44.4亿吨

    15、、岩盐2l亿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农副产品品种众多、特色鲜明,银杏、富士苹果、牛蒡等20多种农副产品享誉海内外。徐州年产煤炭2500多万吨,是江苏唯一的煤炭产地;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是江苏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 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

    16、“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 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徐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山川形胜,美不胜收。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城相依,山水相连,形成了徐州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心方圆60平方公里的云龙山、云龙湖、泉山森林公园园林风景区将城市装点得雅致秀丽,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现代化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鲜明个性的城市风格。 徐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17、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004年开始启动新城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拉开框架,三年初具规模”的要求,力争把6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成集商业贸易、行政金融、文化娱乐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一个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徐州正在古彭大地上迅速崛起。 徐州历史沿革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自此称彭城。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 三

    18、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日伪时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 1949年因江

    19、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49年徐州市直属山东省管辖,新海连市属山东鲁中南行署管辖。1952年11月中央决定,1953年1月江苏建省,设徐州专区,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新海连市划属江苏徐州专区。专员公署驻徐州市。1958年,原由省辖的徐州、新海连2市,划归徐州专署领导。徐州专区辖2市8县。1960年,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领导。1961年,新海连市改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徐州、连云港2市改为省辖市。徐州市领导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专署驻徐州市,辖丰县、沛县、赣榆、东海、新沂、邳县、睢宁、铜山8县。1990年2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新

    20、沂、邳县,改设新沂、邳州市。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 徐州形象知识 市花、市树 徐州的市花、市树分别是紫薇和银杏,是这座城市独特的生态名片。 紫薇原产地中国,自古便是名花佳卉。唐书?百官志中记载了唐代曾因中书省的庭院遍栽紫薇而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趣事,白居易亦有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的妙句。紫薇与月季花同科的花卉品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代表了徐州的特色,能使外地到徐州旅游的人们感受到徐州人的特有素质。 银杏是我国特产树种,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 ,以银杏作为市

    21、树,象征徐州人坚韧挺拔的性格,使徐州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得到充分的反映。新时期徐州精神 有情有义 诚实诚信 开明开放 创业创新。 城市名片 经济名片:徐工集团 人物名片:刘邦 历史名片:淮海战役 美食名片:饣它汤 旅游名片:云龙山/云龙湖 文化名片:柳琴戏 重大市政工程 汉桥 和平大桥 和平大桥是徐州第一座跨铁路独塔斜拉高架立交桥,大桥于2005年6月6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6日建成通车,总投资4. 48亿元。高架桥跨京沪干线37股铁路,双向6车道设计,全长978米。其中主跨368米的高架桥为独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采用造型美观的“h”形,塔高100.5米。和平大桥将和平路向东连接至

    22、徐州新城区,是徐州市区前往京沪高铁徐州新客站的快速通道,是徐州目前惟一的一座高架立交桥和江苏省跨径最大的跨铁路大桥。 徐州图书馆 徐州图书馆新馆,位于泰山路文化城附近,图书馆总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15万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为160万册,可摆放阅览座位1000多个,预装网络接口700多个,平均每天可接待2000多名读者。读者不仅可以在馆内局域网通过电脑快捷地实现借阅、查询、检索、上网,还可以在办公室或家中远程登陆图书馆网站,便捷地完成书目查询、预约预借、新书查询、馆藏电子文献浏览或下载其他网络图书馆业务。 徐州艺术馆 徐州艺术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东依云龙山,南傍云龙湖,

    23、置身市民广场核心部位,与滨湖都市休闲区连为一体,山水相亲,环境优美,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18720平方米,建筑面积23114平方米,建筑为四层,地下一层,设有展厅、学术交流、文化艺术教育、艺术品交易、公众休闲等区域,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可为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教育活动、艺术品展示、艺术品交易等提供配套服务,是徐州市展示文化艺术形象的标志性重点工程。 徐州音乐厅 徐州音乐厅位于云龙湖北岸,东、南、西三面环湖。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篇二:徐州导游词1 徐州导游词1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 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

    24、“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擅烹饪,因精于炼气养生而成为中国长寿者的象征,故每年7月徐州都会举办的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 徐州格外引人注目的事其辉煌的两汉文化遗存,两汉文化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最为夺目。汉画像石、苏州园林和南京六朝石刻被誉为江苏三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

    25、盛而持久的封建帝国大汉王朝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都会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俨然是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此墓工程之浩大、雕凿之精细、气势之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26、。 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兵士操练戏马,故名戏马台。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奎山房、碑亭等。经过整修过的戏马台,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巍巍壮观。登台揽胜的游客络绎不绝。 云龙山长3公里,由九节山头组成,因蜿蜒如龙,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楼台,掩映其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在放鹤亭记一文中这样赞美云龙山的瑰丽景色: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云龙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城南,现有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一湖

    27、波光浩渺,三面青山叠翠。沿湖而行,岸草如茵,阳春桃红柳绿,仲夏榴花似火,深秋枫林尽染,严冬梅花傲雪,四季异彩纷呈。 云龙湖景点星罗棋布:“水上世界”、“南湖景区”、“滨湖公园”、“万人浴场”、“云湖泛舟”、“荷风渔歌”、“杏花春雨”、“湖山诗廊”、“果树盆艺”、“金山塔影”?篇三:徐州导游词 徐州简介导游词 各位旅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徐州,徐州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誉。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

    28、、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1945年正式设市,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63平方公里。总人口900多万,年平均气温14。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部。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迴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淮海纪念塔 各位旅客大家上午好,欢迎

    29、来到徐州淮海纪念,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馆)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凤凰山麓。1959年筹建,1965年11月开放。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坐落在葱郁林木和200多个花坛间,塔高38.15米,由毛泽东题写塔名,塔基左右各为解放军奋勇杀敌和人民全力支前的浮雕;塔四周为围廊,刻有刘少奇、江泽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3万余名烈士的英名,镶嵌着反映淮海战役的大型陶瓷壁画。 纪念馆由陈毅题写馆名,馆内陈列分战役实施、人民支前、将革命进行到底等6个部分,展示了指挥者的英明决策,展示了解放军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展示了543万民工做军鞋、架人桥、运伤员、送弹药的感人场面。该馆藏品1.5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79件。共展出文物

    30、、照片、图表、美术作品等2000多件。其中有淮海战役总前委用的电台、随军民工支前使用的小竹杆、烈士生前的笔记本等。馆内另设放映厅,放映有关淮海战役的历史影片。专题陈列“徐州双拥陈列馆”,陈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15幅,照片约500幅,实物近40件。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60万人,与国民党精锐部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展开了65昼夜的激战,歼敌55.5万人,胜利地完成了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的光荣任务,从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

    31、条件。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导游讲解词 各位旅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徐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它主要是以汉文化的发达而著名。“两汉文化看徐州”充分说明了徐州的汉文化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徐州出土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汉墓群。狮子山楚王陵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座。这座汉墓是考古工作者在94年底至95年初发掘的。据考证墓主人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 这座王陵的出土,对我们考察西汉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地理、封域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列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汉代人民所创造的这一段历史风情吧。各位

    32、游客,这座墓葬总长117米,总面积851平方米,是徐州目前已经出土的汉墓群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它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和主墓室四个部分组成。现在我们来到了外墓道的扩展处。这一部分没有做完,各位可以看到这里残石林立,这种情况在古代墓葬中非常少见,一般的墓葬凡是在入口处都修凿得很平整。大家请看这些工具,当时工匠们就是用它们来打凿陵墓的。再看这些石头本来是准备做塞石用的,已经凿出了雏形,但因墓主人死得突然,没有来得及完工。这给了我们一个暗示:这座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在一 种不正常情况下突然死亡的。等看到后殿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他具体的死因。 从这里望过去,最能感受到这座墓葬雄伟宏大的气势。这就是外墓道的主体部分。两侧的墙壁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这一段的平均深度达14米,差不多有五层楼高。这样深又这么窄,造成了一种特定的氛围,使人抬头仰望之时,会产生一种天荒地老的永恒感来。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墙壁修凿的十分平整,凡是山体本来的自然裂隙,像这些地方都用特制的石条镶补起来,使得整个墙壁看起来更加整齐规范。 在前面墓道接口处,考古工作者清理了


    注意事项

    本文(徐州汉兵马俑导游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