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docx

    • 资源ID:10108768       资源大小:22.4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docx

    1、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 摘要财政赤字一直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中关注并力图解决的问题,但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各国又不得不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中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自改革开放以来,有着不同的变化特点。从被动赤字到主动赤字、从结果赤字到政策赤字,政府对财政赤字的认识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2009年全球财政赤字将达到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研究,构建涵盖经济学、财政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完整的财政赤字理论体系,对中国财政赤字未来的规范化运作、制度化管理,控制财政赤字风险意义重大。 关键词财政赤字;理论体系;赤字弹性 中图分类号F810.4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7-0063-05 对于财政赤字问题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为应对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纷纷重拾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的财政干预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美国78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银行国有化方案、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都已经预示2009年乃至今后几年世界范围内的财政赤字规模将迅速扩大。因而,在新形势下,研究财政赤字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的意义 1998年为应对当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的特大洪水自然灾害,中国政府首次主动采取了赤字财政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避免经济衰退。经过十年

    3、,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又一次重新启动。2009年的财政预算赤字是9500亿元,其中包括中央代发地方债的2000亿元。这一赤字规模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高额度的财政赤字,达到2008年赤字的9倍1。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第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则仍呈小幅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2.1,比去年同期进度低5.2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329.29亿元,下降8.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212.9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1,比去年同期进度低7.6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546.5亿元,下降17.7。地方本级收入7429.0

    4、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4.5,比去年同期进度低2.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17,2l亿元,增长3。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非税收收入161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1.7,财政收入来源状况下降2。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财政赤字规模2009年也急剧扩大。美国2008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3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财政部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始于2008年10月1日的2009财政年度头三个月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852亿美元,已超过2008财年全年约472亿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预计美国2009年财政赤字将高达1.75万亿美元。此

    5、前,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最高纪录是2004年创下的4130亿美元。2007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仅为1620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在2002年之前,美国政府财政曾连续4年盈余3。 据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在截至2009年3月份的财政年度财政赤字飙升了2倍,达到900亿英镑(或1170亿美元),升至二战以来最高水平。在2008年11月份,政府曾预告776亿英镑的短缺。英国经济正遭受至少30年未遇的最恶劣的情况,这几乎没有给财政大臣Darling公布的年度预算中留一点儿余地以采取新的经济刺激方案。Darling向国会宣布的预算方案财政赤字可能跳至1600亿英镑,或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114。 全

    6、球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再次显示世界各国深受财政收支失衡难题的困扰。加强财政赤字问题研究,对解决财政失衡,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对每个国家和政府都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和任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节点是政策,财政政策的重要结果就是财政平衡状况,很长时间以来,财政赤字是各国财政政策的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财政赤字不仅成为财政政策的结果,更是一个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加强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研究意义重大。 第一,构建中国特色的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30年改革

    7、开放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日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但从理论上结合中国国情来深入剖析财政赤字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日益娴熟,但财政赤字存在的理论依据研究不足。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能丰富我们现有的经济理论体系,为未来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第二,构建中国特色的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有助于政府宏观干预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科学的财政赤字理论体系,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理论之上。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中国国情。一旦有了完善的财政赤字理论体系,面对特定经济形势,确定财政赤字的合理规模和结构有助于政府调控经济周期,保持经济整体运行的平稳。财政

    8、赤字本身是政府财政收支的现象,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既是财政赤字存在的基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的出发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键点在于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执行效果会提升财政赤字理论的科学性。 第三,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有助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完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使财政体制改革面临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推进已成当务之急。而财政赤字理论研究的深化有助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划分,有助于推进各级政府财政管理。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财政赤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看,财政赤字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都将长期存在。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财政赤字,有助于政府经济政策的运用和调整。二、中国特色财政

    9、赤字内涵体系 关于财政赤字的概念人们已经统一,即财政收支的差额。按不同的标准,财政赤字可以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等等。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根本出发点应该着眼于对财政赤字内涵体系的深入研究。这个内涵体系既要有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又要有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是以财政赤字为核心,以财政赤字规模、运用时间、使用方向为基础,深入、科学研究财政赤字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财政赤字规模的角度,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内涵应该深入研究弹性赤字概念。 国际上通用的衡量财政赤字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赤字依存度,即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反映的是一国在当年的总支

    10、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另一个是赤字比率,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的是一国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这两个衡量财政赤字的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财政赤字规模状况。但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经济体制处于转轨 阶段,所以中国的国民收入、财政支出与其他国家都有很大差异,决定了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也会与其他国家有差别。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衡量财政赤字规模的指标除了可以借鉴国际通用的这两个指标外,还必须有符合本国特色的指标。要衡量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应该把财政赤字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结合起来,弹性赤字能表明赤字变化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关系。 所谓弹性赤字,是

    11、指赤字变化率与GDP变化率的比率。如果我们以DEF表示赤字变化率,以GDP表示GDP的变化率,弹性赤字以Ed表示,则有 Ed=DEFGDP Ed的值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 (1)当0ddd1时,这时,从公式上看,表明赤字增长率快于GDP增长率。这又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虽然赤字增长率快于GDP增长率,但赤字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只不过这种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时滞性,要过一个阶段才能看出赤字确实拉动了经济增长,并使经济增长足以抵补由赤字引发的国债的还本付息。另一种情况,则可能是虽然赤字增长得比较快,但GDP增长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这时的赤字不仅没有起到拉动有效需求的作用,

    12、反而可能会引发国债的还本付息的压力,这种赤字是任何政府都不愿看到的。这时的赤字是不安全的,政府必须采取其他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避免经济恶化。 (4)当Ed=1时,这时经济增长率和赤字增长率的变化是同步的。通常表明这时的赤字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赤字是安全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时的赤字规模究竟是否合理,还要看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弹性赤字有助于判断中国经济转轨期经济增长率变化与财政赤字变化的关系,根据二者关系决定政府财政政策的使用规模、使用时机和使用方向。 其次,从财政赤字时间的角度,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应该深入研究随机赤字概念。所谓随机赤字,是指政府在面临特殊状况或突发事件时,临

    13、时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以支持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财政赤字。2008年开始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各国财政赤字规模都在扩大,这是非常典型的随机赤字。即政府面对突发的经济危机,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特定时间采取的财政赤字政策所带来的结果,这种政策的时间性非常明显。随机赤字的研究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指明在哪些特定条件下,政府要运用随机赤字来干预和影响经济生活。 再次,从财政赤字使用结构的角度,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应该研究膨胀一紧缩赤字。所谓膨胀一紧缩赤字,是指由于经济形势不同,导致赤字预算或预算赤字的规模有时扩大,有时缩小。赤字的发生和赤字财政政策的运用既有可能是在一国经济衰退时

    14、,也有可能是在一国经济增长时。一般而言,当一国的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应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时要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提高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我们把这时的财政赤字称为紧缩的财政赤字。而当一国的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应采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时要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降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我们把这时的财政赤字称为膨胀的财政赤字。膨胀一紧缩赤字是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周期,使之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紧缩赤字可能会带动经济走向平稳增长,甚或走向衰退。而膨胀赤字则会刺激经济增长,使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危险。膨胀一紧缩赤字也有安全度的问题,膨胀赤字应防止造成通货膨胀,紧缩赤字则应防止

    15、造成经济衰退。 最后,从财政赤字使用方向的角度,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应该研究局部定向赤字。所谓局部定向赤字是指政府在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时,就已经明确决定这一期赤字的使用方向、使用地域和领域,以调整特定领域和特定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投入赤字领域和地域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财政赤字的使用方向应主要用于非竞争性领域,即用于弥补市场失灵。政府的赤字支出应用于生产性投资,尤其是一些基础设施投资。这既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规定,又是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财政赤字才可以投入到社会生产发展急需的部门或行业,这是局部定向赤字的一个层次。另一个层次则是把财

    16、政赤字投向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或地域,即定向的赤字支出,以支持特殊行业、特殊领域或地域的发展。如果说随机赤字、膨胀一紧缩赤字更多地是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考虑的,那么局部定向赤字则主要是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角度来运用和操作的。 中国自1998年以来,lO余年财政赤字的使用特点充分表明,加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政府运用了赤字财政政策,当时的财政赤字既是一种随机赤字,也是一种膨胀赤字,同时由于投入的领域和方向是以水毁工程和基础设施为主,所以又具备了非常鲜明的局部定向特点。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稳健财政政策表明了当时的财

    17、政赤字是一种紧缩赤字。而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再次表明政府面对特定国内外经济环境,采取随机赤字、膨胀赤字、局部定向赤字,拉动经济增长,熨平经济周期,刺激就业和消费。 中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兼具多种特征,从理论上加强对财政赤字内涵体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其他问题 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除内涵体系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外,还包括财政赤字与宏观经济运行体系 的内在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资源配置效应问题。无论一国采用怎样的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有市场和政府,财政赤字是政府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结

    18、果。 当前资源配置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从政府配置所有资源的计划经济向由市场和政府共同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财政收支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引导市场资源投入符合社会不断发展要求的领域,校正市场运行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研究财政赤字的资源配置效应是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特色财政赤字资源配置效应问题中,首先要研究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政府的资源配置行为。其次,重点研究财政赤字从数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如何影响着全社会的资

    19、源配置。一般地,财政赤字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其资源配置的数量效应;其使用方向决定着资源配置的结构效应。在研究资源配置效应的过程中,分别分析弹性赤字、随机赤字、膨胀紧缩赤字和局部定向赤字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第二,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效应问题。财政赤字能否造成通货膨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一国的赤字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而国债又主要来源于非银行机构即居民的储蓄存款,这时的赤字就未必一定造成通货膨胀。夏少刚通过定量分析指出,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能否引起通货膨胀的关键在于所采取的赤字弥补方式,如果采用国债进行赤字的弥补,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较小5。另外,李雅丽利用铸币税模型研究中国财政赤字货

    20、币化、央行铸币税与经济增长,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铸币税来弥补财政赤字,能够减少税收扭曲,摆脱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6。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效应应该从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角度弹性赤字、随机赤字、膨胀一紧缩赤字和局部定向赤字,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建国以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三,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在这方面我国学者做了丰富的研究,李万甫分析了财政结余、增加税收、发行公债等几种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并就不同的赤字弥补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7。王攀、牟晖则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认为,如果赤字和国债用于公共投资,那么它们

    21、的净效应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8。郭庆旺、赵志耘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财政支出如果是生产性支出,财政赤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拉动效应;由于中国民间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则赤字支出通过国民收入增加而产生拉动效应;公债发行融资的赤字支出会产生拉动效应;赤字支出在经济衰退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效应9。本文作者认为,财政赤字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社会上是否存在闲置资源。当一国经济处于衰退阶段,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源,而私人投资又相对不足的情形下,政府的赤字支出会激活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反之,则可能带来

    22、通货膨胀10。 中国特色财政赤字内涵体系包括了弹性赤字、随机赤字、膨胀一紧缩赤字和局部定向赤字,这些不同的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最后,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的国际收支效应问题。刘伟等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的财政赤字、贸易收支、实际汇率以及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同时财政赤字增加短期内恶化贸易收支,一段时间后会改善贸易收支。11美国政府的“双赤字”多年来一直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中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与国内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如何,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将发生很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上研究财政赤字

    23、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此外,中国财政赤字的就业效应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财政赤字促进就业是凯恩斯主义的重要观点,也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所接受。但由于财政赤字对就业的促进有时是间接的,因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成果不多。而就这一问题,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应该从财政赤字的使用时机、使用方向等多角度全方位,通过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升财政赤字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认为财政赤字是资产阶级投机的对象,“国家负债倒是直接符合于资产阶级中通过议会来统治和立法的那个集团的利益。国家财政赤字,正是他们投机的对象和他们致富的主要源泉。”因此,“国家财政赤字直接符合于资产阶级

    24、当中掌握统治权的那个集团的利益。”12所以,马克思认为财政赤字是战争带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战火不断的经济根源,而且财政赤字能给资产阶级贵族带来巨大的利益,因而,资产阶级国家一旦出现财政赤字问题,就很难解决。马克思在很多地方谈到财政赤字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难治之症。 现代经济运行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长期看,财政赤字现象要逐渐消除,实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才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根本之路。因而,加强中国财政赤字理论体系研究归根结底是为实现政府财政收支的均衡,避免长期失衡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元,近万亿赤字的承受力J,?t望,2009,(3), 2国家统计局网站, 3美国政府财

    25、政赤字创历史新高OL,http:, 4英国财政赤字创二战以来新高N,南方都市报,2009-04-27, 5夏少刚,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 6李雅丽,财政赤字货币化、央行铸币税与经济增长J,经济师,2004,(6), 7李万甫,试论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4,(6), 8王攀、牟晖,财政赤字、国债与经济增长等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2), 9郭庆旺、赵志耘,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J,财贸经济,1999,(6), 10许梦博,马克思财政赤字思想与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的比较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11刘伟等,财政赤字、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J,管理世界,2007,(4), 1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14。 责任编辑:孙立冰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特色财政赤字理论体系构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