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般及异常心理问题汇编.docx

    • 资源ID:10098237       资源大小:23.5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般及异常心理问题汇编.docx

    1、一般及异常心理问题汇编名称偏执自卑多疑无端烦恼消沉定义表现(1)自信心过强;(2)喜欢随便怀疑、处处争辩;(3)异常固执任性、刚愎自用(1)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信心,(2)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神经过敏、疑神疑鬼,对人不信任偶然-必然;孤立-有联系;正常-精心策划无缘无故的烦躁、苦恼莫名烦恼、自寻烦恼心灰意冷,沮丧颓唐的消极情绪产生情景经历多次失败-怀疑自己能力别人的消极评价-自我否定矫正措施(1)对自己要有客观正确的评价;(2)要善于约束自己;(3)要谦虚谨慎(1)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2)要不断体验成功;(3)通过补偿作用“以勤补拙”,“扬长补短”。 (1)消除

    2、偏见,不要怀着敌意看待别人;(2)要主动与人交流,开诚布公,消除信息误会(3)要胸怀宽阔(1)淡化个人得失;(2)辨证地看待生活;(3)调整心态(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抱负;(2)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名称孤僻攻击性狂热怯懦心理疲劳定义表现(1)独来独往,对人怀有厌烦、鄙视的心理;(2)凡事与我无关,漠不关心;(3)与人交往时缺少热情、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冲动;对他人有意挑衅、打击;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1)直接攻击;(2)转向攻击;(3)自我攻击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盲目的、过度的、不合理的、热衷的情绪缺陷(1)狂热爱好;(2)狂热爱慕;(3)狂热盲信;(4)狂热行为遇事胆怯、懦弱、拘

    3、谨(1)意志薄弱,害怕困难;(2)情感脆弱,害怕挫折;(3)性格软弱,害怕交际因精神原因而非生理躯体原因导致的心理机能消极状态(1)无精打采,自感体力不支、反应迟钝,(2)伴有注意不集中、思维不敏捷、情绪低落、活动效率降低(3)严重时会有头痛、眩晕、呼吸系统功能紊乱、食欲降低、失眠等矫正措施(1)要主动与人交往;(2)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1)增强挫折容忍力;(2)提高自控能力(1)把热情和注意力指向在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对象或活动上;(2)凡事要思考,不能随意盲从轻信 (3)要适当控制自己过热的情绪(1)要相信自己的力量;(2)要敢于言行;名称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恐

    4、惧症定义表现1.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惊恐发作2. 具有强烈的失去自我控制感、濒死感、发疯感、窒息感3.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躯体症状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的焦虑症。1. 精神性焦虑2. 躯体性焦虑恐惧症是一种对某些特定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引起回避反应的神经症 特定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诊断要点1. 同时具有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2. 不存在足以引起焦虑的相应刺激,或即使有相应刺激,但刺激强度与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有明确的引起恐惧反应的刺激,明知恐惧反应与实际刺激不相称,不合情理,但难以摆脱。发

    5、作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明知没必要,但仍对引起恐惧反应的事物、情景或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态度,而且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如无法回避,则可伴发惊恐发作。一个月至少发作3次;或首次发作后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焦虑情绪体验持续6个月以上,发病期间学习、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药物治疗 倾听患者诉述,给予支持和鼓励 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暴露疗法(满灌疗法、逐级暴露、示范) 药物治疗名称儿童孤独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儿童强迫症临床表现也称婴儿孤独症或自闭症1. 内向性孤独拒绝交往、不能与人进行情绪交流2. 言语交流障碍语言发育延迟、沉默不语、与人交谈缺乏应对、用错词汇3. 动作刻板

    6、重复强迫性地要求保持同样状态、奇特的刻板性动作、兴趣狭窄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且以恐惧为焦虑主要成分的儿童情绪障碍 不现实地过分强烈地担心依恋对象受伤害、不复返 不现实地过分强烈地担心自己因各种原因与依恋对象分离 恐惧独处、不愿离开依恋对象 与依恋对象分离前、中或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反复出现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常夜间惊醒。以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童年和少年期神经症亚型儿童强迫症大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但父母要求严且管束较多的儿童,也可以在某些突然时间下急性发病智力正常多见于10-12岁表现: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诊断

    7、要点1. 3岁内发病,病前没有正常发育期2. 必须具有孤独症三联征 症状由害怕与依恋对象分离这一特定情境引起,且有分离恐惧为焦虑中心的过度焦虑情绪反应。 患儿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起病于6岁前,且症状已至少持续1个月。1. 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持续存在,且有苦恼。2. 内心冲突和矛盾在青春期前不十分明显,自觉要求克制强迫症状的表现不如成人明确。3. 时常要求其家庭成员参与强迫行为,否则会加重烦躁焦虑。4. 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治疗1. 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2. 教育训练:教会患者有用的社会技能3. 加强言语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患儿进行松弛训练,并有意识减少与孩子

    8、的接触时间,并持之以恒 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接触药物治疗 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为主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反应阻止技术、焦虑处理训练等 认知治疗 家庭治疗药物治疗名称儿童抑郁症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临床表现以持久的、显著的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心境障碍。多发生于8岁以上的童年和青少年期病程约9个月,大多数在15-18个月后抑郁症状可基本缓解。心境低落:情绪不快、悲伤、压抑,自我评价低,对游戏和日常活动丧失兴趣,精力减退、疲倦,有的甚至有自残、自杀念头和行为。行为障碍: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等,但也常表现为多动、不听话、不守纪律、冲动、反抗、捣乱、逃学、打架、与同学关系不良、成绩下降等。躯

    9、体症状:头痛、头昏、遗尿、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一种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等特征的注意缺陷障碍 男童多于女童注意涣散(核心症状):注意力难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易受细微干扰而分心,做事有始无终。活动过多:在不该活动的场合不停活动,喜欢招惹别人。冲动任性:想到什么做什么、不避危险,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不服管束,不能耐心等待,常惹事生非。神经发育障碍:精细协调动作笨拙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发生于18岁以下以反复和持久的明显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行为为主要特征,并已成为行为模式的精神障碍(以下具备3条)1. 经常说谎2.

    10、离家出走3. 逃学4. 斗殴5. 偷窃 伪造6. 抢劫 敲诈勒索7. 毁坏他人财务8. 纵火9. 虐待动物10. 虐待他人11. 强迫发生性关系诊断要点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 抑郁情绪至少已持续2周,且在一日内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 必须同时具有注意力涣散和多动两大症状 7岁前起病(多在3岁左右) 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治疗 心理治疗 家庭治疗 行为治疗 游戏疗法 暗示疗法 药物治疗 增进理解 躯体训练 促进社会化 饮食调节 药物治疗自我矫正:建立在承认并愿意加以纠正的基础上,需要家长的指导和鼓励、同学的配合和支持。替代反应法、诱因切断法、榜样学习法机构

    11、矫正名称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临床表现敏感、固执、易走极端。 过敏多疑 固执己见 极易记恨对完美主义的极端追求临床表现 墨守成规 过分疑虑 苛求完美情感爆发且行为冲动,难以控制 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事后虽感懊悔自责,但仍会复发 人际关系紧张、不稳定 产生冲动情绪时,伴有攻击行为(对人对己) 自感无能 极端顺从 缺乏活力 诊断违反社会规范,冷漠无情,缺乏罪责感 冷酷无情 无视社会道德规范 行为冲动缺乏罪责感,甚至以作恶为乐,屡教不改诊断要点走极端有过分情绪化的超价观念凡事遵循严格的习惯或规则,否则难以忍受常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常

    12、处于紧张焦虑和自责中不容许生活习惯和规律的变更,难以适应新情况和环境 阵发性 难以自控,事后会有后悔感,但仍会复发。 缺乏主动精神,极度被动服从别人 在各方面寄希望于得到帮助和依靠,不肯负责 违背社会规范和准则 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冷漠无情 易冲动,不计后果,且没有自责感治疗 尊重患者,诱导其详述人际交往中的表现,使其悟出和觉察自己人格中的缺陷,激发其治疗动机 鼓励患者主动与同辈健康人群或低龄健康人群交往,以无批判的形式接受健康影响 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自知力,激发治疗动机,树立治疗信心 认清自身缺陷表现,“夸张疗法”再现缺陷,让患者自感可笑、无聊,由此来消除强迫性表现 认

    13、知疗法改变患者于冲动性情绪和行为相联系的错误认知 “厌恶疗法”抑制和消除病理性冲动行为。 磨练意志,提高自控力。 运用认知疗法使患者明了自感无能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进行自信心训练 通过家庭治疗找出病人患病的家庭因素,引到家庭成员帮助病人克服已存在的人格障碍。 与患者会谈,使其认识自己行为与社会的不适应性、危害性,促使其提高自我意识,建立治疗意愿 通过鼓励其学习生活技能、社会规范,升华人生追求,扮演社会角色,投身集体活动,来强化其社会化进程名称自我中心型人格缺陷自卑型人格缺陷孤僻型人格缺陷忧郁型人格缺陷强迫型人格缺陷偏执型人格缺陷临床表现(1)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2)凡事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需要

    14、(3)不能如愿时,便发怒、不满(1)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信心,(2)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1)不合群,对人没兴趣(2)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与人交往缺少热情与活力(1)常处于忧愁郁闷的消极心境中;(2)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沉默萎靡、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1)要求严格和完美。(2)十全十美、按部就班、注意细节、忽视全局。(3)程序化;过分严肃、谨慎,常有不安全感。(1)猜疑和固执(2)缺乏热情和同情心,病态嫉妒。治疗认知治疗 促使学生认识自身人格弱点行为治疗 行为矫正法改变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心理训练 增强和健全个体的自我意识,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育治疗 争取家

    15、长、教师的配合,改善学生的外部环境,采取教育措施名称发展性学业不良学业性学业不良情绪-行为性学业不良厌学症恐学症(学业不振)学习困难描述成长过程中,某些心理与语言功能的发展出现偏差导致学业不良 注意力、记忆力、感知能力、知觉-运动协调能力的缺陷所致 思考能力与语言能力缺陷所致在各学科存在学习或各种学习技能上的困难情绪或行为问题造成的学业不良品行问题、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个性问题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意愿和动机而造成的学习困难。有学习愿望和动机,由于对学习不适应(学习方法、技术缺乏或不妥当)造成成绩不好。与神经机能异常有关。具有行为问题辅导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2. 培养学习动机

    16、和兴趣3. 培养创造性思考和创新的学习能力4. 辅导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5. 对学习困难以及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诊断和心理辅导教育6.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理解学习困难找出原因关心、必要时联系家长和教师共同进行辅导学科辅导: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该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构造生活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适应学习环境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性格,培养自信,做好学习的情绪调控训练开发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材和教具在各个学科中设计特别的学习课程在心理辅导、治疗教育过程中,改善他们不适应的认知、行为特点,调节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兴趣进行感

    17、觉统合治疗,改善大脑反应机能开发学习潜力名称学校适应不良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症临床表现又称学校适应不良综合征,是一种适应性障碍 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厌烦等 行为障碍:能力抑制、社会退缩、品行问题、行为倒退。 生理功能障碍:上课头晕、脑胀、入睡困难、心悸等,而身体检查无特定躯体疾病。 对到学校上学存在持久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对学校环境感到痛苦、苦恼、不语或退出 强制患儿则会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 任何保证、安抚或奖励均不能吸引患儿上学,宁愿在家受打骂也不愿去学校 不在学校环境或不去上学,则一切表现正常因考试引起各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焦虑症表现 焦虑是核心症状,因无意识地受到过去

    18、考试失败经验的强化而难以控制和无力摆脱。 精神症状:(情绪方面)情绪紧张、慌乱、烦躁、忧虑不安、担心、恐惧和神经过敏;(认知方面)由于过度紧张导致感受性降低、看错题、注意难以集中、思考迟钝、不能正常思考、无法回忆等 躯体症状:口干、腹胀、胸闷、呼吸困难、心悸、耳鸣、头晕、尿频、尿急等诊断要点有适应不良的刺激源,并在受刺激后3个月内发生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伴有躯体不适。但一般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症状明显地妨碍正常的学校生活症状持续1周以上至6个月。有人格缺陷,如敏感、怀疑、偏执、嫉妒等 去学校上学或在学校环境出现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非学校环境或不去上学可表现正常 直接诱因常是学习困难或失败,或在学校遭受挫折和侮辱,或人际关系紧张,或家庭发生某些变故 与考试相关联,发作于考试前复习阶段和考试期间 具有焦虑、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和心悸、胸闷、出汗等躯体症状 症状强烈程度与考试刺激不相应,且难以控制、无力摆脱 考试结束后症状缓解并消失咨询方法 心理支持治疗,诱导宣泄、合定计划 认知疗法改变认知歪曲 放松训练解除情绪障碍 教育配合 支持性心理治疗:倾听诉苦、了解产生学校恐惧的原因,必要时考虑换班或转学。 调整家庭教养方式 药物治疗: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自信训练 系统脱敏 放松训练 掌握考试技巧 保持充沛精力


    注意事项

    本文(一般及异常心理问题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