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 2.docx

    • 资源ID:10095548       资源大小:20.9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 2.docx

    1、新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 2健康课堂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实 施 方 案 “健康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是为贯彻落实高新区社会事务办公室提出的“科研兴教”发展战略和“扎实、深入开展中小学健康课堂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指示精神,为高新区省级课题健康课堂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其具体智力的抽象智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1950年,韦克斯勒又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是非智

    2、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开始的标志。随后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对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深厚的兴趣、致力于非智力因素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基地,实践并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结果,使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他的成功得益于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渗透着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教育。1983年,光明日报发表了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从此,“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探索情景教学法历经26年,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

    3、框架和操作体系。情境教学的长处,就是能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优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习欲望;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儿童情感、美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著名的教育改革实践家魏书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现以他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摘录几个标题,如培养自信从扬长开始、放声高呼,我能成功等。都是讲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实际培养。 以上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意义重大,也为我们将要进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二)高新区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令人担忧的课堂现状走进课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

    4、老师说什么,同学说什么,他一概不管,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同学经常不交作业,遇到难题就跳过,学习意志力十分薄弱;有些同学总认为学习是一件难受的事儿,厌学心理严重;还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默不作声,不愿发言。近年来,我区各校相继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不良,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怕困难,意志薄弱、得过且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我们将要打造的“健康课堂”更是相距甚远。这些现象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有些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导致的情感脆弱、性格孤僻;还有一些

    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等。作为学校一方,在当前情况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入手。2、对两份调查问卷的分析为对本课题研究进行论证,我们在高新区开展了一次“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教师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内容涉及:你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你知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内容吗?你认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如何?在你的教学中有没有着力培养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11个问题。十分可贵的是,全区各学校各学科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认真的作答,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奠定了基础。我们选取了100位教师进行了抽样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如下:70%的教师对影响学生

    6、学习的因素不能全面了解;75%的教师不清楚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80%的教师认为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影响很大;78%的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90%的教师对教学中如何具体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知不全,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以上调查一方面说明大部分教师比较认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对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并不清楚,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操作策略和方法还很欠缺。学生问卷的内容涉及: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你对当前的学习科目有没有兴趣?上课时你是否愿意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你是否在意老师对你的表扬和批评?等10个问题。选取100份抽样分析,调查数

    7、据分析如下:38%的学生学习目的十分明确;10%的学生没有学习目的;40%的学生对当前的学习科目感兴趣;4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主动学习;60%的学生不愿主动回答老师提问,要老师喊到自己才回答;50%的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比较融洽;65%的学生十分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以上调查反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部分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缺乏学习的目的性更是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区“健康课堂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策略的研究”课题开展,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需要

    8、培养非智力因素。当前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我们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如果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全面发展”就得不到真正落实。2012年秋季,新修订的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标坚持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这一课程改革最核心的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也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9、才打下基础,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实验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差不多的,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明显,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非智力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其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的开发、潜能的挖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打造“健康课堂”,需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2012年秋季开始,高新区着手开展了“健康课堂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健康课堂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研究”作为辅助课题将为“健康课堂”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健康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

    10、乐学爱学的课堂一定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都要从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想学”;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乐学”;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毅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勤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重视和发展,就会促进学生的主运动健康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品质的培养,会给教学注入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师生关系会更融洽。三、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及研究原则(一)课题的界定本课题所研究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 “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研

    11、究”是把非智力因素培养纳入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兴趣和积极情感,培养他们坚强的学习意志。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并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教科研习惯,注重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品质在教学中的共同作用,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二)理论依据1、“健康课堂”理论。“健康课堂”的内涵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既包括教师教学过程组织的科学性,又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生态环境 ;既要求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完美统一,又要求教师把情感

    12、、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目标导向,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2、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的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学生没有主动性,没有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这一内在的根据而不起作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地教学应该引导学生

    13、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4、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以及弥补作用。我们可以提高学生非智力水准、来促进智力的开发、潜能的挖掘,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坚持培养和发展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适应社会要求的、积极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2、主体性原则。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

    14、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自主评价。3、发展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题研究还应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引导教师发展。4、针对性原则。正视每个学生非智力水平差异,因材施教,找准切入点,加强指导帮助,重点培养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品质。5、循序渐进原则。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品质、个性发展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教师明确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2、引导教师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4、促

    15、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5、探索适合主动学习、健全个性、全面发展、师生互动的新型“健康课堂”。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本课题所要探索的是运用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积极干预。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学习心理,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各层面的培养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落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打造“健康课堂”的目的。具体操作策略如下:1、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1)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2)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善用表扬与激励,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4)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及时反馈

    16、,不断深化学习动机。2、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2)巧妙开课,引起学生注意的兴趣。(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掌握设问策略,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策略。(1)教师发挥好榜样作用,以情带情。(2)加强师生沟通,达到以情唤情。(3)教师要热爱学生,以爱动情。(4)渗透德育目标,以情激情。4、学生坚强意志力的培养策略。(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目标。(2)运用鼓励法培养意志品质。(3)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锤炼学生意志。5、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策略。(1)身教重以言教,教师要作学生性格形成的楷模。(2)尊重、关心并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

    17、避免学生在群体中受到歧视。 (3)运用好批评和表扬的调节作用。(4)对留守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六、课题研究的过程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8月至10月)(1) 调查论证:为有效实施课题研究,我们就“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生能力的关系”拟定了调查问卷,在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中间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然后汇总分析、研究论证。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对高新区总课题健康课堂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策略的研究非常必要。(2)制定实施方案: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操作策略、预期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4)理论培训:

    18、围绕“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搜集整理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培训,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1)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2)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进行教学实践。(3)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撰写教学反思,促进课题向纵深发展。(4)到校督导检查,收集、整理阶段成果。3、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5年1月至8月)系统分析整理研究资料,收集整理课题组成员所撰写的优秀论文、优秀教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七、预期研究成果及成果形式(一)预期成果1、全面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促成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2、形成较为成熟的学科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途径、方法和策略。3、形成大量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课例,造就一批胜任素质教育的教师。4、通过研究,促进学风、班风、校风的良性发展,构建“健康课堂”。(二)成果形式1、学科教学培养非智力因素优秀教案集。2、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集。3、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优秀课例。4、课题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课题研究 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