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三月考试题.docx

    • 资源ID:10064136       资源大小:45.7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三月考试题.docx

    1、必修三月考试题高2013级语文必修三第一阶段考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3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盥洗(un) 戳穿(chu) 纨绔(wn k) 敛声屏气(bn)B青冢(zhn) 秦塞(si) 黏液(nin) 瘦削不堪(xio)C谬种(mi) 炮烙(po lu) 搭讪(shn) 咬文嚼字(jio)D抚膺() 形骸(hi) 吮血(yn) 扪参历井(mn)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玷辱 厮混 啸哀 放诞无礼B杜撰 疯癫 蘖根 仔细端祥C溯漠 峨嵋巅 做揖 百

    2、步九拆D海滨 桅竿 躁热 遍体鳞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_,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_,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A别样 徜徉 以至 B别样 徘徊 以致C别致 徜徉 以致 D别致 徘徊 以至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

    3、,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省首届青少年歌手大赛于昨日落下帷幕,五个中学的选手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得到了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B、根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在家安度晚年,仅有两成受访者愿到敬老院养老。 C、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

    4、观众一边观看选手比赛,一边通过手机积极参与节目互动。 D、我市考古队在体育中心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处可能是官衙的唐代院落遗址,这是近年来成都首次发现的保存较完好的唐代建筑遗址。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感悟唐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陈子昂的这两句诗来概括唐诗的地位恐怕再恰当不过。唐诗,她是中华文化的高峰,在这座高峰上涌现出了多少才华横溢的诗人、千古流传的名句;唐诗,她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但是,当历史走到今天,唐诗正在面临一场危机,她的地位开始动摇,她的存在开始被人漠视,她的深沉难以被人理解这危机来自全球化的文化威胁,来自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但是这威胁

    5、真正的可怖之处在于它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内而生并不是西方人在消解唐诗的价值,而是炎黄子孙自己在疏离自己的文化。唐诗面临的挑战不是让陌生的西方人接受她,而是让所有的中国人理解她。 为什么我们还要读唐诗?也许翻开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答。唐诗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让我们不再因枯燥的语文测验而磨灭对于祖国文字的灵感,让我们真正地体验语文学习的精髓而这些常常能让我们更积极而轻松地面对考试;同时作为一个站在文明冲突交界处的青少年,唐诗更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试想有哪种文字可以用如此简约的方式体现语

    6、言和修辞的力量。美国诗人庞德曾经翻译过长干行,但是“青梅竹马”到了他的笔下、到了英文的表达中却完全失去了意味。唐诗的一字一句或是捻断数茎须的炼词之果,或是随兴而至的天才之作。唐代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诗人实在是不胜枚举,这里我需要特别地说一说李白与杜甫。李白是诗人中的天才,令后人感叹难以模仿、难以企及,而李元洛先生则让我们从另一角度去读李白,那就是他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这是远远超过诗才诗艺的更高的境界。再看杜甫吧,沉郁顿挫的诗句、忧国忧民的情思、悲悯苍生的胸襟,都已化为了那个时代最深沉的底蕴。在这沉郁、忧思、悲悯之中,杜甫从孤舟中陨落,落入了那条埋葬屈原的河流,同他

    7、的先人一样化为了永恒的精神。 感谢李元洛先生的书,让我重新认识唐诗。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一次民族瑰宝的重新挖掘。唐诗的力量是饱满的,唐诗的魅力是多元的,唐诗的价值是永恒的。他用了一种怅望的目光,站在现实的一头向千秋之前的唐朝远眺,这眺望中有的是对那个文化鼎盛时期的憧憬,是对当今现实社会的批判。但这种怅望的价值究竟何在?是不是我们要像唐人那样生活才能重回真正的民族文化的顶峰,才能真正让我们达到文化追求的极致?当然不是。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需要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今天的一根柳枝恐怕已不能表达那种离别的依依之情,交通的方便也让我们不再要像李白那样徒步游走,今天的

    8、我们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只是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即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诗危机的根源是炎黄子孙对自己文化的疏离。B唐诗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C唐诗能让我们理解文化并培养自己对文化的认同。D唐诗具有饱满的力量、多元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唐诗有助于我们轻松应对枯燥的语文考试。B唐代诗人的才华横溢,现代人难以模仿和企及。C杜甫的沉郁忧思如同屈原,已化作永恒的精神。D对于唐诗这样的经典,现代人需要热爱和认同。8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

    9、项是()A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具有空前绝后的地位。B就语言和修辞而言,包括英文在内的其它文字很难表达出唐诗中所蕴含的意味。C对作者来说,阅读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就是一次对唐诗的重新认识。D如果我们能认同自己的文化,就能重回民族文化的顶峰,达到文化追求的极致。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种树郭橐驼传,完成89题。(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

    10、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

    11、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选自柳河东集)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乡人号之“驼”故乡:所以乡里的(人)B.驼业种树 业:以为职业C.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树木的果实D.故病且怠 病:被疾病折磨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B. C. D. 第二卷(120分)四、(30分)11、把文

    12、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12、阅读第一卷文言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1)这篇课文通过郭橐驼的话,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2分)(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谈谈你的理解。(3分)13、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8处)(3分)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14、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兀坐 赵树吉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烽烟惊远道,升斗恋微官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注 升斗:微薄的薪俸。(1

    13、)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2)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2) 亲小人,远贤臣, 。( 诸葛亮出师表 )(3)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4)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5) 桑之未落,_ 。(诗经氓(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4)题。(18分)看病一碟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

    14、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15、”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主要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飞语。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

    16、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 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 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

    17、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得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 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

    18、,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到:“小景,我是林。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16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17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

    19、8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9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六、语言表达(12分)20.将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4分)因为争论不出名堂。我是川人,深知川味之奇异。北京人不是说吗:“麻油拌韭菜,各人有所爱。”孟轲虽然说:“口有同嗜焉”,也是就一般口味而言的,叫他这个山东人来尝尝四川口味!法国人说得好:“说到趣味,无可争论。”你说我的欣赏趣味很传统。你说的对。可是,有些异味,比如“咬姜喝醋”,就是四川人受不了。但如果真有一个怪杰一边咬姜一边喝醋,吃得津

    20、津有味,你能怎么样?答:顺序 。(只填序号)观点: 21.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联,平仄不论;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每条不少于10个字) (4分)答:(1) (2) (4分)22请在下面方格内举出三个典型事例论证“由此可见”后的观点,要求使用排比句,语言有说服力, 60字左右。(4分)由此可见,顾虑成了吞噬斗志、功业的蚀骨毒药。 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心理学家对社会进行调查,问什么是教养,结果答案见仁见智:温文尔雅、处事有分寸 、自重并尊重他人;守信、有礼貌、善解人

    21、意、关心他人;正派真诚、光明磊落、遵守公共规则、注重细节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教养退化了:集体场合里晚睡的人肆意说话打闹,早起的人报复性的定闹钟,相互交往言语中的挑衅和不尊重,在别人有难时冷漠无情这些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读了上面的一段话,它引发你想了些什么呢?请以“教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文体不限( 除诗歌外);(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高二必修三第一阶段考试答题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卷番号12345678910答案第二卷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吾小

    22、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12、阅读第一卷文言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1)这篇课文通过郭橐驼的话,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2分) (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谈谈你的理解。(3分) 13、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8处)(3分)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14、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1)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 (2)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 亲

    23、小人,远贤臣, 。(3)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4) ,自将磨洗认前朝。(5) 桑之未落,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17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9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20.将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4分)顺序 观点 21

    24、.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联,平仄不论;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每条不少于10个字) (4分)(1) (2) 22请在下面方格内举出三个典型事例论证“由此可见”后的观点,要求使用排比句,语言有说服力, 60字左右。(4分)由此可见,顾虑成了吞噬斗志、功业的蚀骨毒药。23、作文答案1.A 。解析B项削xu 塞si C项炮po。D项吮shn 扪mn2C解析:A没有错字;B蘖(孽),祥(详);C. 溯(朔)嵋(眉),做(作),拆(折);D竿(杆),躁(燥)。3D解析: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别样:不

    25、一样的。徘徊:动词。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徜徉:动词。闲游;安详自在地步行。以至: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4.B (改为“无声无息”)5、D6、C(原文是“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认同感”)7、D(A“轻松应对枯燥的语文考试”错,原文无此信息。B偷换概念,原文是“李白是诗人中的天才,令后人感叹难以模仿、难以企及”。C原文无此信息。)8、D(原文无此意,见最后一段。)9、D(病:困苦)10、A(A于是,趁机;B.一个为“并且,而且”,一个为“将要”;C.

    26、一个为“因为”,一个为“所以”;D.一个为“但是”,一个为“这样”。)11.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得快,只是能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生长而已。我们小民连饭都顾不上吃来应酬慰劳官吏,尚且没有空暇,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兴旺,安定地生活呢?12、(1)官对待人民应该采取宽仁、休养生息的方法。(2)种树郭橐驼传运用了多重对比:(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勤勉者之间的对比;(3)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13、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14、(1)友人散尽,独坐凄寒;远方战事

    27、,忧心国运;官小禄薄,慨叹自身;望月思乡,孤独寂寞。(2)环境特点:昏暗而清冷。(2分)用明亮起来的炉火,反衬天色的昏暗;由瓶中被冻住的花,表现天的寒冷,从而衬出环境的清冷。15、略16.本题考查欣赏小说的形象.领悟小说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简析”,首先要抓住文中林森前后两次看病时魏力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分析其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再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1)趋炎附势见风使舵(2分)(2)主要使用了对比.细节描写。(2分)小说叙写了林森前后两次看病的情景,抓住魏力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形成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2分) 17本题考

    28、查鉴赏小说表现技巧的能力。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一情节揭示了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深化了主题;(2分)也为下文林森心理的变化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 18本题考查欣赏小说的形象的能力。人物心理描写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的内心世界刻画,二是间接的心理描写,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甚至环境写心理。分析“林森”的动作及语言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和人物的身份。 参考答案:被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所激怒,官权意识被唤醒且又恨恨不平的心理。(4分) 19本题考查对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

    29、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探究小说标题的丰富意蕴,主要还是从情节入手,分析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主题。参考答案:表面意思是指林森两次看病这一情节主体,(1分)深层含义是指林森由此看到了社会的病态及由此引发的自己心态的失衡。(3分)20、(1)顺序: (2)观点:趣味不可强求统一。(或趣味因人而异)21:捧出一颗爱心,送去万份温暖!春风化雨润幼苗,阳光普照暖人心!关注失学儿童未来,擎起贫困山区明天22、顾虑让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英业未成,命殒五丈原;顾虑让岳鹏举受召第十二道金牌,放弃抗金,难拾残破河山;顾虑让项羽放走野心勃勃的刘邦,丧失斗志,最终被困四面楚歌的垓下。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三月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