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10050773       资源大小:124.8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必修22013届高三生物必修二综合检测题2一、选择题1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 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2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若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3:1 B5:3 C13:3 D7:13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G碱基的比例为20%,那么,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A10% B20% C40% D无法确

    2、定4下列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 B.极体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子5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处 B.“G”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C+T)的比例上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6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 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择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

    3、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_。(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 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_ 7我国特有的珍贵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的是()A猫熊 B金丝猴 C麋鹿 D大鲵8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9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A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4、10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1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 ( ) 11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AGTCGTCAGC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代DNA片段之一为 ( )A.CGTTG GCAACB.GGTCC CCAGGC.GGTTG CCAACD.CGTAG GCATC1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

    5、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13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A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 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14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以下是对该系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6、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家族中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有2、4、5、6、8、9、12、13 C.家族中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 D.若家族中14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3 15图示细胞的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A5个、4个 B10个、8个 C5个、2个 D2.5个、2个16某生物为二倍体,对甲、乙两图分析,下列各选项中前后对应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甲图区段乙细胞名称染色体组数Aa次级精母细胞二Bc第一极体二Cc次级精母细胞四Dc次级卵母细胞二17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

    7、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也必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19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A.2/3 1/9 B.1/9

    8、 2/3 C.8/9 5/6 D.5/6 8/920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 ) 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遗传 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 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 D可单独生存,通过RNA遗传21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 kb。基因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 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不定向性 B可逆性 C随机性 D重复性22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号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假设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讲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

    9、值的原因分别是 (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23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25 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

    10、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26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中有许多个基因。现有一个DNA分子中某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以下有关认识不恰当的是 ( )ADNA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B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发生改变CDNA分子上一定有某个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D该DNA分子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能发生改变27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

    11、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是()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对种类置换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28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筛选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筛选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12、D把合成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29下列肯定是遗传病的是( )A.家族性疾病 B.先天性疾病C.终生性疾病 D.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30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分裂的细胞(正常生物体为二倍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B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是2、4、4D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其基因型一定是AaBb二、填空题31下图甲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_过程形成

    13、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进行_过程。(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期和_期。(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填数字)阶段;图中有_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条。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4)如果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比较,其本质区别是_,具有这种细胞分裂方式的生物进行的生殖,其后代_。(5)若图甲表示某一个体的发育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填数字)阶段。32

    14、(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项目地区白色蛾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41625015482532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请回答下列问题:自然选择是 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 、 大于 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这一论点。33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乙病属于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1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6的基因型为_,-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3)假如-10和-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患乙病的概率是_,不患病的概率是_。 34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亲本果形 果色 果味甲乙丙丁灯笼形 红色 辣味灯笼形 黄色 辣味圆锥形 红色 甜味圆锥形 黄色 甜味(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

    16、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35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预防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要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普通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其原因是_。(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_。(3)实

    17、验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RNA,不含DNA,则证明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4)请你预测用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活鸡胚后存在的几种可能性:蛋白质与RNA都有遗传效应,说明蛋白质和RNA都是遗传物质;_,说明_;_,说明_;_,说明_。36(2010佛山模拟)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

    18、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 (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_性遗传。 (3)医师通过咨询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_(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4)丈夫的基因型是_,妻子的基因型是_。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女孩患病的概率是_。 (6)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的卵细胞的或_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 (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_;_

    19、 _;_ 2013届高三生物必修二综合检测题12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中相应位点的碱基对UA、AT来自发生突变的亲代DNA的模板链,而GC、CG来自未发生突变的模板链。据此推断,“P”可能是G或C。答案:D2C3D解析:在整个DNA中,GC20%;但一个DNA中有多个基因,故在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不能确定。4B5B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割特定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图示处不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位点;所有DNA分子都具有相同的碱基种类,不具有分子的特异性;DNA复制两代后,得到

    20、4个子二代DNA分子,均含有15N,其中含有亲代DNA的两条单链的有两个DNA分子6(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7C8B9A10B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11C解析 链发生脱氨基后的链突变为IGTUG,根据半保留复制方式写出其复制形成

    21、的子代DNA片 GGTTG AGTCG CCAAC TCAGC,因此选。12C13D解析:A不是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含三个染色体组的种子,所以B不正确;C中是由于基因重组导致兄弟姐妹之间性状的差别。14C解析 8(母亲)、9(父亲)正常而12(女儿)和13(儿 子)均患病,可以确定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为患者,6的基因型一定为Aa;7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所以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不一定为1/2(当7的基因型为AA时,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1/2;当7的的基因型为Aa时,10为杂合子的几率为2/3)。家族中1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占1/3,Aa占2/3,他与一患者

    22、(基因型为aa )结婚所生孩子的患病几率为2/31/2=1/3。15A解析:由甲图可知,染色体数目为10条,形态为2种,据公式染色体组的数目,故图甲的染色体组数为5。由图乙可知其基因型为AAaaBBbb,据染色体组数为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的次数,故染色体组数为4。16B17B解析:根据1和2都患病而他们的女儿3表现正常,可首先判断为显性遗传病,假设该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3是患者,与图谱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确定为常染色体遗传病。18C 19D 20A21A解析:由题意知,X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该位点上的基因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产生

    23、多个等位基因。22B解析 这对夫妇均产生1/2正常,1/2多一条21号染色体的配子,受精作用后共有四种组合形式,其中可形成一种正常的受精卵,还会形成21号四体的受精卵,但因胚胎不能成活未出生即死亡了,另外有两种21三体综合征的受精组合,所以理论上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3。但因为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作用而导致实际发病率要低一些。23A解析 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利用

    24、组织切片难以发现。24A 25C26C27解析: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所以在DNA复制时,会替代T,从而发生碱基替换形式的基因突变。答案:C28B解析: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转基因技术和杂筛选技术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会产生新的基因。29D30D解析:据图分析,甲无同源染色体,应为减数分裂图像,乙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应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甲细胞中染色体为2条,染色单体和DNA各为4条和4个,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其体细胞应有4条;甲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其基因组成为AAbb,则亲代细胞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都可以。二、填空题31(1)B受

    25、精作用C有丝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有丝分裂后(3)116睾丸(曲细精管)(4)基因突变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5)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AaaBBbb解析:图甲中A为减数分裂、B为受精作用、C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图乙中无同源染色体,E处于减中期,只要准确做出以上判断,即可根据各生理过程的变化及特点进行分析。32(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32% 250%1.7% 4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调换)33答案 (1)A D (2)1/2 aaXBY -8(3)2/3 1/8 7/24 解析 (1)由患病的-3和-4个体生出一个正常 -9,可以推断出甲

    26、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7和-8生出正常的-12和-14,可以确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的基因型为aaXBXb,-2的基因型为AaXBY,可推知-5为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2,-6的基因型为aaXBY;-13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只能来源于-8;(3)对于甲病来说,-10的基因型为1/3AA、2/3Aa,-13的基因型为aa,生育患甲病孩子概率为1-(2/31/2)aa=2/3;对于乙病来说,-10的基因型为1/4XBXb (-1:XBXb-4:1/2XBXb-10:1/4XBXb),-13的基因型为XbY,乙病的发病率为1/41/2=1/8;不患病概率为(1-

    27、2/3)(1-1/8)=7/24。 34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乙与丁,aabbCC与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35(1)病毒的增殖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3)设法将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4)RNA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没有遗传效应 R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RNA没有遗传效应,而蛋白质有遗传效应 RNA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RNA和蛋白质都没有遗传效应 RNA和蛋白质都不是遗传物质【解析】本题是教材经典实验的延伸。着重考查化学成分的鉴定原理、证明遗传物质的关键设计思路以及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和结论分析。(1)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2)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现紫色。(3)证明某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关键思路是设法把该生物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种成分的作用。(4)进行探究性实验的结果预测与结论分析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36(1)常隐(2)X隐(3)不带有(4)AAXBY或AaXB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考生物 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