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x

    • 资源ID:10048831       资源大小:437.9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x

    1、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2012-2013学年下期期末考试模拟地理试题(一)(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的示意图。图序与选择排列顺序能够正确对应的是图1A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拉美B中国 俄罗斯 美国 拉美C拉美 中国 俄罗斯 美国D中国 拉美 俄罗斯 美国读图2回答23题图2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

    2、达国家 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3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B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范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齐全,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根据材料,回答46题。4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铁矿、塑料 B石油、农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 D煤炭、化肥5关于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生产

    3、、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资源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步不受资源的限制 C人类社会进步、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也急剧增加D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均资源消耗量也与日俱增6我国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是 A逐年降低人口增长数量和减少资源的使用量B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数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护耕地资源C发展科技,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D围海、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7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伺分布的重要因素B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C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

    4、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8.读图3,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A.处和处 B.处和处 C.处和处 D.处和处读图4,回答910题。9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图3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图4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

    5、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5,回答1112题。1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 BAC曲线CAD曲线 DAB曲线12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控制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分散城市职能图5A BC D图6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6回答1314题。13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14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A停车场、日用

    6、品仓库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C幼儿园、医院D医院、停车场若图7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1516题。15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图6AM处BN处CO处DP处16沿图7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图8图7图9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1718题。图91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不便 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A. B. C. D.1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甲地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丙地区农场

    7、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A. B. C. D.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920题。图1019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0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2123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多45%55%90%少8%92%89%少21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

    8、业 D种植园农业22与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墨累达令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四川盆地23提高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24.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图11,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A林业蔬菜和花卉业水稻种植业果树栽培B林业水稻种植业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C林业果树栽培水稻种植业蔬菜和花卉业D果树栽培林业水稻种植业蔬菜和花卉业图1125.如下图所示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

    9、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图12A棉花甜菜垂直农业区域专业化B甜菜棉花区域专业化垂直农业C棉花甜菜区域专业化垂直农业D甜菜垂直农业棉花区域专业化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据此回答2627题: 26.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27.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图13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2829题。28.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

    10、.玉米C.稻米 D.天然橡胶29.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读图文材料,回答3031题。图13图13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30.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原料、劳动力 B.原料、市场C.技术、市场 D.交通、能源31.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A.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B.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C.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图14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回答3

    11、234题。32.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A.上海广州鞍山武汉B.鞍山广州上海香港C.包头香港广州北京D.鞍山上海广州香港图1433.影响、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 B.靠近燃料地C.靠近消费市场 D.水源充足34.下列加快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图15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3537题。35.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

    12、、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3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37.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粤北C.冀东 D.闽西图1538.从郑州出发依次到南岳衡山、桂林山水、云南世博园、成都武侯祠、重庆、长江三峡、武汉,再返回郑 州,可坐火车和轮船,最佳的行程路线是 A.京广线一湘桂线一南昆线一成昆线一成渝线一长江航线一京广线 B.京九线一湘赣线一湘黔线一贵昆线一成渝线一长江航线一京广线 C.京广线一湘赣线一湘黔线一贵昆线一成昆线一长江航线一京广线 D.京广

    13、线一湘黔线一贵昆线一成昆线一宝成线一陇海线成都至兰州铁路于2009年2月21日开工建设,成兰铁路全长731千米,是我国西部干线铁路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建设工期为六年,建成后两地运行时间将缩短为4小时。据此回答3940题。图1639.下列铁路中,不是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是 A.成兰铁路 B.成渝铁路C.宝成铁路 D.兰渝铁路40.下列关于成兰铁路修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铁路沿线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单一B.在施工期间对铁路两侧的植物应做细致养护,同时应尽量少安排夜间运行,确保栖息在该区的大熊猫不受到影响C.影响该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D.该铁路的修建提高了九寨沟的地区接待能力,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

    14、发展图17为交通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4142题。图1741.图示交通网若为某航空路线,A、B、C、D为该航线上的四个城市,按每天只有一次航班分别到达不同的城市那么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该航线上每天至少应有 A. 3次航班 B. 4次航班C. 5次航班 D. 6次航班42.图示交通网若为铁路,出发地为北京,目的地为西安,A、B、C、D分别代表该铁路线上的石家庄、郑州、洛阳、三门峡市,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骅铁路在AB之间穿过 B. AB段为京九铁路,B-C-D段为陇海铁路C.焦一充一日铁路在AB之间穿过 D.焦枝铁路在D处与陇海铁路交汇读图17,回答4345题43如果图中墨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

    15、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 B.车流量 C.地价 D.服务范围44.距该地中心城市最近的是A. B C. D. 45.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A.尽可能联系较多的经济据点 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C.降低筑路成本 D.少占耕地图17图19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648题。图19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47该生态园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

    16、的综合利用 48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庞大的人口数量 生态恶化 资源超常规利用 经济超常规增长 A B C D49清洁生产是工业生产中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清洁生产说法正确的是A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B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C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实施污染控制 D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50. 协调人地关系的正确态度是A. 控制人口规模,使环境尽快恢复原始面貌B. 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减缓人地矛盾

    17、C. 加速开采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D. 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生活环境构成危害二、简答题。(50分)51. (9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

    18、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52. 阅读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材料三见图3。(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

    19、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请描述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并且据图说明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3.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2)图1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3)图2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54. 图甲与图乙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

    20、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_、_、_。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2)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主要原因是什么?(3)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原因是_。(4)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5)在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已结束,关税进一步降低,这将给该镇主要出口企业带来的机遇主要是_。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55. 甲、乙为两个交通拥堵的大城市,下图是两城市的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乙城市空间布局

    21、形态是(单选,2分)A 一城一区 B分散成组 C 城镇组群 D 串珠状(2)说明甲城市规划地铁走向的特征及其目的。(4分)(3)分析乙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散的影响。(4分)附加题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20122013学年下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5 DCDCD 6-10 BAACC 11-15 DADAA 16-20 CDCAC 21-25 ABCCC26-30 DBCDB 31

    22、-35 DBCDC 36-40 BCABB 41-45 DCBAB 46-50 DBBCD51.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3分)(2)C(1分)(3)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任意3点,3分)(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2分)52. (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高。(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地区,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苏

    23、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起步较早(目前速度无法比较,不能答速度快慢),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地区,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3)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任答3点即可)。(4)加强对城市的科学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从城市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任答3点即可)

    24、53. (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2)混合农业。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3)季风水田农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

    25、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54. (1)电子 服装玩具家用电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2)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3)电子工业区域内科技发达,交通和通信便利,市场广阔(4)电子装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苏北和皖中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些地区的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5)便于企业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外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竞争加剧55. (1)C(2)甲城市地铁呈十字相交,分布于中心城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3)地铁沿线交通便捷,运输量大;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扩展。附加题 陆路交通可达性好(高速公路、铁路通过);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旅游出行方式的多样化;距主要客源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较近。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