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 资源ID:10032144       资源大小:502.8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1、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山地可能是()A.阴山山脉 B.天山山脉 C.秦岭 D.南岭2.北坡的人口分布,海拔1 5002 000米较1 0001 500米地带多,其原因是()A.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 B.气温高,降水多 C.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山麓人口多,说明山麓自然条件好,而南坡的山腰人口多,说明自然条件好,只有天山山脉满足。在冬季,由于西风带的影响,北坡为迎风

    2、坡,降水量多,气候湿润,而南坡则全年干旱;南坡山腰的光照条件好。第2题,由于该山地地处中纬度,受西风带的影响,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气候湿润,形成山地草场。答案1.B2.C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完成35题。3.由材料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 B.坡度 C.水源 D.海拔4.该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A.海拔3 000米以下 B.海拔3 0004 000米 C.坡度5以下 D.坡度5115.该流域()A.越往上游坡度越大 B.坡度大于38平均海拔骤升 C.越往上游水流越慢 D.坡度大于66平均海拔骤升解析第3题,根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3、坡度与海拔、人口累积百分比曲线图,可知坡度在5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而坡度较大的地方人口比重较小,主要跟坡度有关。第4题,读图可知,坡度在5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人口主要分布在1000米以下。第5题,读图可知,2000米左右坡度比上游要缓,坡度大于66平均海拔骤升,可知越往上游坡度不是越大,越往上游水流也不是越慢。答案3.B4.C5.D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开始着手修筑“美墨边境墙”,美国与墨西哥接壤的边界长达3100多千米,而特朗普计划中的隔离墙据估算将高达100亿美元,并打算通过提高关税让墨西哥为其买单,下图为美墨边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美国修筑“美墨边境墙”困难主要在

    4、于()A.边境线长,工程量大 B.交通不便,物资难运 C.劳动力少,价格高 D.气温高,施工难7.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边境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 B.地形平坦 C.就业机会多 D.临近河流解析第6题,由图可以看出,边境线附近,沙漠广布,交通线路稀疏,美国一侧城镇少,故交通不便,物资难运。第7题,美国通过提高关税作为措施说明墨西哥贸易的主要对象为美国,所以人口集中在边境的原因是就业机会更多。答案6.B7.C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五一”期间,外省来兰州的总人数为170万余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6.04%。其中陕西省来兰人数最多,达到26.74万余人次,青海省20.6万余人次,宁夏

    5、回族自治区为13.6万余人次。“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以旅游为主,包括自驾游、户外游、乡村游等多种形式。据此完成89题。8.“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属于()A.省际人口迁移 B.人口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9.“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原因是()A.空间距离较近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 D.交通条件的改善解析第8题,“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停留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第9题,陕西、青海、宁夏等地和兰州所在的甘肃省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因此从上述省份来兰州的人口较多。答案8.B9.A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

    6、年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造成安徽省人口迁出率高于贵州省人口迁出率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距东部地区近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比较落后11.图中现象可能()A.促使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均匀 B.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C.增强浙江省第一产业的活力 D.中、西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解析第10题,由于安徽省和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低,人口以迁出为主,安徽省距离东部地区近,有利于人口迁出,所以迁出率高。第11题,读图可知,图中迁出率较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而人口密度大的东部地区以迁入为主,图中现象会促使我国人口分布更加不均,A项错。大量

    7、的贫困地区人口到城市从事非农生产,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B项对。外来人口迁入浙江省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C项错。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人口数量减少,D项错。答案10.B11.B下图中甲为19952000年、乙为20052010年我国各省区人口迁移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213题。12.对比两图,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特点为()A.迁移规模扩大、强度增加 B.人口迁移由活跃变平静 C.各省区人口迁入率均增加 D.各省区人口迁出率均增加13.关于各省区人口迁移的分析正确的是()A.广东省人口迁移规模扩大与广东省矿产资源丰富有关 B.四川省人口迁移一直以迁出为主与四川地形复杂有关 C.江苏省、浙江省迁

    8、移规模扩大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强有关 D.安徽省人口迁出率上升幅度最大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解析第12题,乙图明显比甲图的人口总迁入量和人口总迁出量有较大增长,因此特点为迁移规模扩大、强度增加。第13题,广东省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广东省人口迁移规模扩大与广东省经济发展快有关,A项错误;四川省、安徽省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与两省的人口多、经济欠发达有关,B、D两项错误;江苏省、浙江省迁移规模扩大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强有关,C项正确。答案12.A13.C下表示意杭州市区及各县市2016年人口迁移情况。据表完成1415题。地区本年迁入人数本年迁出人数省内省外省内省外市区348625753871321426

    9、8桐庐县62212251047449淳安县40910161614400建德市52812651996712临安区6561510126466014.目前引起杭州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A.生态环境 B.经济C.政治 D.社会文化15.下列有关市区及各县市人口迁移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迁入人口省内多于省外B.迁出人口总数省内多于省外C.人口机械增长率都为正D.市区人口迁入超过各县总和解析第14题,据表可知,目前仍然有大量人口迁入杭州,这是因为杭州经济条件较好,拉力作用大。第15题,由表可知,杭州市迁入人口省内小于省外;迁出人口总数省外多于省内;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区等地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值;市

    10、区人口迁入超过各县总和。答案14.B15.D下图为19862014年迁入韩国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1617题。16.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的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两国与韩国的距离均比较近B.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人口的吸引力增强C.两国与韩国文化相同D.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均较多,人口压力大17.大量外国人口的迁入()A.促进了韩国人口生育率的提高B.提高了韩国的人均收入水平C.大幅度提升了韩国的城镇化水平D.促进了韩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解析第16题,2002年以后,韩国经济发展较快,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中国和越南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第17题,外国人迁入韩国对韩国人口生育率的提高

    11、和韩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韩国城镇化水平已经处于后期阶段,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大量外国人口的迁入可促进韩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答案16.B17.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据此完成1819题。18.制约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19.为提高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

    12、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解析第18题,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第19题,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也就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答案18.B19.A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结合右图完成2021题。20.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空间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D.草场资源丰富21.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 B. C. D.解

    13、析第20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承载量)主要受资源总量、人均消费水平、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总量是首要的因素,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第21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数量与领域是会增加的,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会增大的,故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科技。答案20.C21.B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01

    14、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完成2223题。人口容量2010年2020年2030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 535.951 705.68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 460.991 543.031 596.84综合最大人口容量1 8701 9352 00022.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A.50年 B.57年 C.62年 D.67年23.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开发新的水源

    15、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A. B. C. D.解析第22题,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年增长65万人,从2010年的1870万人增加到实际的2301.91万人,大约需要67年。第23题,控制人口增长可以降低环境的压力,但不能提升人口容量,错;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对人口容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开源节流,对;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地区人口容量越大,对;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虽然能提升人口容量,但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可取。

    16、答案22.D23.B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完成2425题。24.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经济发展水平25.关于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老龄化问题突出 C.饥饿贫困 D.劳动力短缺解析第24题,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第25题,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达,不存在饥饿贫困。答案24.B25.C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

    17、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1分)(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2分)(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1分)(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3分)(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3分)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在垂直方向

    18、上,人口集中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地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人口占56%左右。第(2)题,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S90S,该区域海洋面积大;南极大陆气候寒冷,至今无人定居。第(3)题,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三个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第(4)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世界人口分布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第(5)题,满足上述条件的地区有恒河平原、西欧平原、朝鲜半岛、加拿大东南角。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气候严寒,至今无人定居(

    19、3)南美(4)低平中低沿海(5)ACEH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鸟一样的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3分)(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4分)(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二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

    20、素有何不同?(3分)(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4分)解析第(1)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社会稳定、留守儿童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4)题,主要从西藏生

    21、态环境、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28.(14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

    22、计图。材料二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表。地区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4分)(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5分)(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5分)解析

    23、第(1)题,要分时间段分析。结合图表数据可知,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为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990年之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第(2)题,为影响类试题,此类题目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结合题目数据可知,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大量的人口涌入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不利影响:其实就是城镇化问题,即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住房紧张以及就业、治安等社

    24、会方面的问题。第(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990年之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等。不利影响: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等。(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9.(12分)读某区域图,完成

    25、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2分)(2)说明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2分)(3)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分)(4)为提高该区域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分)(5)据测算,该区域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3分)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等可推断图示地区为新疆南部地区,绿洲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以及有稳定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两岸。当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夏季风的影响小,降水少,因而水资源有限成为本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要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就要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答案(1)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2)资源环境承载力低。(3)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4)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合理开发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5)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


    注意事项

    本文(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