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docx

    • 资源ID:10029225       资源大小:19.6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docx

    1、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 导语】捞铁牛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精彩的工程家。以下是 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相关资料,盼望帮忙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思索练习2。 2、争论思索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

    2、的。 3、在争论的根底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谈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谈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谈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其次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预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争论:什么是“精彩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精彩的工程家?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练习朗读

    3、课文。 二、把预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预备工作? 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精彩的工程家? (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虑周密细致;3、详细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识”“谈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沟通造句,相互评议。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稳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争论:哪些简单写错,写的时候应留意什么? 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教学内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教

    4、材第五册第29课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熟悉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熟悉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熟悉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清楚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漂浮”“淤泥”“谈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其次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预备: 1、做浮力小试验用的器具,即:透亮圆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圆口烧杯、木棍、粉笔头、棉线。 2、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其次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同学们很喜爱听故

    5、事是吗?现在,杨教师就给你们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时又没有吊车。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谈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方法。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方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的确有个方法。和尚毕竟用什么方法捞起铁牛的?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9课。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

    6、的主要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完课文,指名答复。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知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缘由?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谈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预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预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索: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预备工作? 2、分组轮读四句话。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

    7、四项预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 找“牛” 装沙 搭架 拴牛 3、分组争论: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牢固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由于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气。) 4、教师检查争论的状况。 5、提问: 和尚做的这四项预备工作精彩吗?(做得很精彩,考虑得很周到。)这四项预备工作能任凭乱做吗?这说明白和尚做事怎样?(和尚做事情有条不紊) 这四项预备工作用了四句话,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写了一项预备工作,句子之间是按什么挨次写的?(事情进展的挨次写的)

    8、6、小声读,体会精彩的预备工作。 过渡:预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一只只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分组争论: 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铁牛靠什么力气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为什么要划桨?划桨时,为什么要用劲? 两辆大卡车拖也拖不动的铁牛,为什么两只大船能拖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4、(出示投影片)教师边说边演示,学生认真看片,看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质疑:

    9、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铁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项小试验。 5、演示浮力小试验。 教师将小烧杯中的小沙包提出来,学生观看盆底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将圆底玻璃缸装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细沙,两个烧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心系有棉线,线下吊有一个粉笔头。) 说说:这项试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像之处?即:盆底的粉笔头和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都是靠什么把它们从盆底、河底拉出来的? 指出操作器具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6、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7、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预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

    10、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削减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预备工作做得精彩,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他叫什么名字?请男生读第七自然段。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这一段指出了什么?(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精彩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悟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精彩的方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白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虚心)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

    11、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筑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慧,有才能。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许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学问,打好根底,学会熟悉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精彩

    12、的社会主义建立者。 3.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识、精彩。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进展挨次连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

    13、尚做捞铁牛的预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终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五、作业:读熟课文。 其次课时 一、回忆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连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争论学习。 二、出示思索争论题。(字幕) 1、怀丙是在什么状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白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预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精彩的工程家? 三学生争论沟通,教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谈论纷纷

    14、”这个词进展导拨。(谈论纷纷,是说很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方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状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方法。) 2、其次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挨次讲了四项预备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漂浮的地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展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2)水手们用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

    15、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 四、动手试验,加深理解。 1、试验预备工作: (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表达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仔细观看。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状况。 五、总结课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白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慧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奉献。我们这一代更应当爱科学,用科学。) 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捞铁牛》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