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1002090       资源大小:54.48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麻类研究所20果树研究所21郑州果树研究所22茶叶研究所23哈尔滨兽医研究所24兰州兽医研究所25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26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7草原研究所28特产研究所29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30沼气科学研究所31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32烟草研究所33柑桔研究所34甜菜研究所35蚕业研究所36农业遗产研究室37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改革工作力争使本年度科研项目达到300余项,科研可支配经费达到5500万元。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审定品种14-16个,申报国家专利13-15项,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65篇,影响因子明显提高。搞

    2、好新品种的多点比较试验和新成果、新技术的现场观摩工作,重点抓好“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分子育种”等成果的跟踪管理。组织主办学术会议20-25场,其中国际会议2-3个。新增国际合作项目经费80-90万美元。继续做好科技兴农工作,3名首席专家配合农业部做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工作。积极抓好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做好开发工作,力争使开发总收入达到1100万元、纯收入达到750万元的水平。继续搞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以成果转化项目带动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与应用,加强科技成果的展示与宣传。抓好北京特品降脂燕麦开发公司的改制工作和种业公司的合并和股份制改造工作。根据本所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作物分子生物学

    3、(蛋白组学)一级人才1人,作物耕作与栽培学(作物栽培与生理)二级人才1人,接收应届毕业生5名左右,完善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我所各类人员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专业培训和攻读学位。 努力提高管理岗位和开发岗位的整体素质,管理人员高级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达60%。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探索创新团队建设的新机制。继续抓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招收硕士生30名,博士生20名,进站博士后5名。努力做好2007年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抓好新批准项目的建设工作。抓好 “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等2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 “矮败小麦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任务。积极配合院有关部门做好

    4、重大科学工程的验收工作。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对外开放度。加快国家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心、国家实验室和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实验室申请和建设进程。努力提高昌平试验农场和廊坊试验基地的设施和管理水平。探索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强化党员管理,抓好建章立制。完善考核考评、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开展标准党支部、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开展向“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发展新党员1-2名

    5、。加强工青妇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文娱、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根据研究所的任务目标和学科发展方向,继续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以岗位、绩效为主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分类考核与评价制度,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进一步抓好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研究所管理制度和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及经费情况:新增科研项目30项以上,年度可支配经费2000万元。预期科技成果(包括专利)及著作论文(包括SCI论文)情况、比上年增幅: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5项以上,获院、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

    6、申报发明专利10项以上;发表科研论文120篇以上,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15篇以上;出版著作2部以上;1-2个农作物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及措施: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合同、组织实施、阶段性进展和形成的学术论文、专利、成果实行跟踪管理。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类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办或协办国际会议1-2次。参加科技兴农次数及人员情况:参加农业生物安全、作物保护、病虫防治新技术、新产品等各类科技兴农活动2-3次,相关专业人员10-15人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与农技推广部门、基层农技站,以及经营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密切配合,将十五

    7、期间形成的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集成技术、单项关键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在有关生态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开发收入、纯收入:开发收入600万元以上,纯收入450万以上。示范工程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筹备组建。人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引进人才情况:培养或引入一级、二级岗位杰出人才2-4名、三级岗位杰出人才2-4名。人才工作等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办法。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需求计划;根据队伍建设需要,做好毕业生录用和骨干人才引进工作。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制定以重点学科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团队人才结构和需求计划;做好团队领

    8、头羊的引进和培育工作;积极创造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机会。人才教育与培训:支持职工以完善学历为主的继续教育;加强国内外人员交流和培训;完成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研究生培养情况:自主招收博士生10人以上,硕士生20人以上,联合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条件建设项目规划:做好“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项目的立项工作。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对外开放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农业部植物病虫害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双认证”工作。国家或部委实验室申请。试验农场和试验基地建设:加强农业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农业有

    9、害生物防治等研究工作的基础平台之一。党组织建设:完成所党委的换届工作;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和摄影比赛、“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和科研-行政支部共建等活动;组织好院、所两级“两优一先”的评比和表彰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观看正反面典型的录像;组织学习党内监督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和纪律处分条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明职工标兵和文明单位标兵评选办法,积极申报院级文明单位;组织开展摄影、球类比赛等活动;组织召开1-2次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发展党员与培养积极分子的目标:拟发展党员1名和培养积极分子1-2名。工青妇组织活动:组织职工参加院所级街道组织的各

    10、类活动;开展好送温暖和各类捐款捐物扶贫助贫活动;积极申报和评比“优秀工会工作奖”和“优秀工会干部”;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学科建设及科技资源优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完成。评价奖励制度改革:规章制度建设:在前两年已制定36个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所的规章制度。党建与精神文明 在研的科研项目数为101项,项目的经费数:1500万元。重点抓好“十一五”科技立项工作,提出本所“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做好“十五”项目验收(948、成果转化、公益性项目等)。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20项,新增科研经费80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2项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果2项;申请或获得专利3-5项(

    11、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1项);选育出新品种(新组合)30-40个;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或通过品种审定3-5个(2005年获得新品种授权4项,通过审定品种6个);发表科技论文100篇,其中SCI文章3篇以上(2005年发表科技论文142篇,SCI收录4篇)。学术交流情况:组织召开“全国蔬菜和薯类资源利用与研究研讨会”;组织举办分子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培训班等;组织召开小型学术交流会3次。国际合作:举办第五届小菜蛾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治理国际研讨会;举办观赏植物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申请国际合作项目2-3项。完成并开通我所英文网站。对开发处管理模式和种子市场开发机制进行改革,总开发营业额增加200万

    12、以上。继续加强研究团队建设,聘任2-3名一、二级岗位人才,2-3名三级岗位人才。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招收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20名。派遣3-4人出国进修。完成产业化项目的全部土建内容。完成马铃薯项目验收。完成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的基建内容。完成农业部蔬菜质检中心建设项目的基建工程。完成培训楼一期的装修工程。争取国家蔬菜改良中心的二期建设项目。完善廊坊基地的组织管理,制定土壤改良计划。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做文明职工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标准党支部的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计划发展新党员2-3名。完成所荣誉展室布展。继续推进制度化建设。调整分配方案。建立科技人员业绩考评

    13、制度。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积极组织申请“十一五”课题,争取农业环境变化与修复、农业生态等领域课题申请有所突破,在研项目达到80项以上,留所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组织成果鉴定2-4项、争取申报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申请知识产权4-6项,发表SCI、EI源收录论文5-8篇,出版学术著作2-3部。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和“重大科研项目储备计划”;对3-5个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动态的“两大计划”项目库。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力争增加2-3个合作项目;组织完成中日技术合作一期项目验收,派遣14名技术人员赴日研修,积极

    14、争取第二期合作项目。加强技术培育,重点开展蛋白质农药、设施环境控制技术以及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开发。组织申请工程咨询资质,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产业开发收入较2005年提高10-15。完成资本运营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的组建和正常运行。围绕研究所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发展要求,制定研究所“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继续巩固1:2:4:4的科研岗位人员梯队,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科学家团队。继续培养以首席研究员和杰出人才为主体的科学家团队,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引进和选拔1-2名一、二级杰出人才和5-10名优势学科和重点岗位人员,优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研究所各类人员培训计划,积极争取扩大高层次研究人员

    15、的培养,继续做好研究所中层干部和科研骨干的培训,提高研究所科研和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根据“十一五”承担的任务和重点学科设置,完成7个研究室、公共开放实验室的布局调整和仪器设备的调配,有效提高利用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配合 “农业立体污染控制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的起步工作。公共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计量认证,形成研究所新的技术开放平台,开展社会化服务。完成农业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和质检中心的双认证。组织完成“畜牧业环境调控专用冷风机”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研究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评优推优,创建标准党支部,评选先进党支部

    16、、优秀党员、文明处室、文明职工活动,重点做好科研骨干的党员发展工作。以创新文化为载体,完善形象设计,统一标识,加强环境建设和对外宣传,“软件”与“硬件”协调并举,营造和谐环境,积极争创院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做好群众性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工、共、妇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文明单位建设中的作用。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研究所的凝聚力,创建“职工之家”。按照国家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学家团队的作用,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研究所的各项改革工作。做好分类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配套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化开发和物业服务的企业化管理根据研究所发展需求,完善研究所人事制度和分

    17、配制度,推进和完善全员聘用制。积极探索研究所科研人员信用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探索制定以任期考核为主的研究所信用考核评价制度(试行办法)。面向技术市场,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内部的分配和奖励制度,加强技术开发服务。畜牧研究所提出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行动方案。全力做好“十一五”立项工作,组装重大项目,新增科研项目50个,新增经费2000万元以上,年科研经费达到2500万元以上。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2项。获各类成果15项,发表论文160篇。组织在研项目的实施和验收。进一步探讨所办公司的运转机制,进一步理顺科研开发的关系,全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继续强化对经济实体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全面审

    18、计所控股公司,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利润增长5%以上。全所开发纯收入增长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争取引进或培养1-2级杰出人才1-3名。建设科技创新团队1-2个。培养各类研究生40名以上。招聘博士3名。设立青年基金。国家胚胎创新中心通过验收。实验大楼维修项目通过验收。动物精准代谢实验室竣工。国家畜禽分子育种中心竣工。建设五指山猪场。维修行政办公楼。维修宿舍楼。申报2个以上基建项目。完成党委换届和支部换届工作。发展党员1-2名,培养青年积极分子2 -3名。继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力争研究所90以上的处(室)达到文明处(室)标准,争创院精神文明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研究所

    19、的文化建设。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按照制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做好任期考核,并进行新一任期的聘任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修改、补充、完善管理办法,以法治所。筹建“畜牧兽医研究所”,探讨运行新机制,组建兽医研究队伍,拓宽研究领域。蜜蜂研究所积极策划、争取“十一五”课题。全年争取科研项目5-6项,项目经费在165万元左右。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在一级学报发表或被国际学术研讨会采用论文3-4篇,撰写学术性著作1-2部。申报科技成果1项。按照现代企业规范管理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理顺公司内部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班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本年度要确保2700万

    20、元销售额的完成,销售增长率比2005年增加10一15。南口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根据我所学科建设目标和工作需要,对现有科研队伍进行优化与调整,形成一支由1-2名二级岗位杰出人才为核心、5-6名三级学科杰出人才为骨干、25-30名左右各相关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争取引进1名二级岗位杰出人才。接收2-3名硕士或本科毕业生。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力争对我所综合楼、电力线路、大门进行维修改造,以进一步改善我所科研办公条件。积极向院有关部门反映我所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争取使职工住房情况有所改善。全面推进所文化建设,本着“科研立所,产业强所” 的理念,搞好科研与开发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建设,争取发展

    21、党员1-2名,继续开展文明处室、文明职工的评比工作。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民主监督。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充分整合蜜蜂所的可利用资源,要进一步调整结构,理顺关系。进一步确认“科研立所,产业强所”的理念,以科研为本,围绕院党组提出的“三个中心、一个基地” 发展战略,搞好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把我所建设成为我国蜂业科研领域的强所,为我国蜂业科研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饲料研究所积极争取“十一五”科技项目立项,年科技经费1000万元,合同项目数达到30个以上。鉴定科技成果4-5项、申请专

    22、利10项、发表SCI论文5篇,发表科技论文分别比2005年增加10。加强重大项目的过程跟踪管理,按照合同进度监督项目的执行,达到项目要求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学术交流10次。积极参加科技兴农活动,推广研究所科技成果,为“三农”服务。实现开发收入950万元,开发收入比上年增长10。建立灵活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广和转化研究所的科技成果。争取与大中型饲料企业联合建立10个研发中心。投资成立北京天可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饲料信息产业。增设人事处,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接受和聘用博士10名。通过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考核体系、薪酬体系、岗位聘任等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注重引

    23、进人才的同时,鼓励研究所职工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构建高素质的创新团队。强化研究生管理和培训,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0-15名。加强南口基地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南口基地已建成项目的运行机制,做好厂区的绿化和配套设施规划。南口基地“酶法生产低聚寡糖饲料添加剂”项目待院批准初设方案后,按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更换研究所大楼的报警系统,改造供电系统,加强所内安全管理。结合研究所机构调整的实际,调整基层党支部,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章的学习,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贯彻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继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科技创新营造和谐的

    24、氛围。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2-3名。支持工青妇组织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群众性文明建设的开展。加强学科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创新团队。调整组织机构,理顺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岗位聘任管理,按照研究所的管理制度,重新进行岗位聘任。完善激励分配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稳定提高职工收入。制定、修订和补充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研究所的制度体系。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争取国家项目或课题3-5项,新增科研合同经费600万元,比2005年增长20%。争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国家发明专利2-3项。发表SCI论文2-3篇;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工作,正式启动工程中心的

    25、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做好科研项目的跟踪管理与实施工作。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大与政府部门、企业的科技合作,联合开发科技新产品,争取科技开发收入比上年增长30%。加强辐照中心、房产部的产业开发力度,挖掘新的财源,力争实现创收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左右。成立技术咨询中心,组建经营实体1-2个。引进学科人才2-4名,其中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2名,三级1-2名。接收博士后、博士、硕士毕业生2-3名。扩大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数量。加快中层领导干部培养,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航天育种大楼建设项目建设工作。完成农产品加工推广中心、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前期准备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