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编排)(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编排)(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编排)(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编排)(2022新版)(附参考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 )开始的。2.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不需要( )。植物生长需要( )、( )。3.采用( )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只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在每个玻璃皿中放置3粒种子是为了( )。4.空气是一种( ),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5.松树的叶片呈针状,不需要消耗太多水分,生长在( )的山地中。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生长在( )沙漠中,芭蕉叶片巨大,蒸腾旺盛,生长在(
2、)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6.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 )。7.蚯蚓喜欢( )的环境。蜥蜴生活在( )的亚热带或热带、沙漠地区。企鹅身体圆大,生长在( )、植物稀少的南极。天鹅生活在( )、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沼泽。青蛙生长在有水且有( )的稻田、池塘等。8.当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 )环境的变化。青蛙冬眠的原因是( )。每年春季,丹顶鹤是有( )的鸟类,从南方迁往东北主要是为了( )。冬季,从东北迁往南方是为了( )。9.春天,青蛙( ),夏天由蝌蚪长成( ),秋天( ),冬天( )。10.( )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
3、 )。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生物吃掉。11.生物之间因为( ),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12.用( )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1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网”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14.( )以绿豆苗为食。绿豆苗通过( )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又为周围的生物提供了食物。15.群落里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 ),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 )。生态系统里生物和非生物额数量、种类都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16.以“水稻田鼠蛇老鹰”为例,假如蛇灭绝了,吃蛇的老鹰的数量会大量( ),田鼠因没
4、有天敌会大量繁殖,数量大量( )。因田鼠数量增加导致水稻被吃,大量( )。因水稻减少导致吃水稻的田鼠数量( )。因此田鼠的数量(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1.( )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2.在船的发展史中,出现从早到晚的是:独木舟、竹筏、帆船、蒸汽船、轮船、潜艇。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最大的变化是( )。3.用相同质量的垫圈拉动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 )的小船在水中行驶得更快,因此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 )。4.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 )5.独木舟的缺点:( )竹筏的优点:( )。竹竿的竹节越多,载重量越大。6.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相对合理的是以(
5、 )为标准。7.古人发现( )的材料可以造船。( )的材料也可以造船。8.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 )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9.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10.把小船往水中压时,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 )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之为(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载重量越大。11.为了增加船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把船的底部做成( )。12.( )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船舵向( )偏转,船会向( )偏转。13.许多潜艇被设计成(
6、)的形状,可以有效减小( )。潜艇靠调节自身的( )来下潜和上浮。潜艇的动力一般是柴油,核潜艇的动力是核能。14.制作船需要考虑:( )15.我国研制的首个下潜突破万米的载人潜水器是( )。16.提高船的载重量的方法:( )1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 ),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 )。18.为了防止船舱中的石块滚动影响平衡,可以将船( ),增加稳定性。19.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20.在整个造船项目中,评价指标包括按设计图制作、控制成本、载重量、能把货物送到目的地、分工合作、小组汇报展示。21.制订方案:画出船的设计图,标注材料和结构;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
7、性;列出所需的材料,计算所需的费用。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1.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等。2.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 )的主要吸收者。3.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由( )引起的,如( )等。全球变暖主要是由( )异常引起的,导致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4.地球上水资源占比:淡水(2.5%)、咸水(97.5%)5.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等。6.具体节水方案:( )。7.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水被污染;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且分
8、布不均匀。8.垃圾分为( )。易腐垃圾:( )等。易腐垃圾可以用来( )。有害垃圾:( )等。可回收垃圾:( )等其他垃圾:( )等。9.了解解决垃圾的问题:( )10.具体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 )。11.( )这些( )中的能量能够为我们的房间调节冷暖或带来光明,也能驱动车辆、烹调食物、转动机器。12.煤、石油、天然气是( )能源,( )等是可再生能源。( )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13.解决能源问题的具体方案:( )。14.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方法:( )。15.( )是可再生资源。16.古代造纸技术:分离打浆抄造干燥17.
9、节约用纸:( )等。18.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有:( )等。第四单元 热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保持在100。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温度逐渐( ),白气逐渐减少。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 )成水蒸气,水蒸气又( )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发的现象:(1)( )。(2)( )。水凝结的现象:(1)( )。(2)( )。3.温度越高,水蒸发越( )。温度越低,水凝结越( )。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加入食盐后温度( ),导致小水珠( )。5.( )是水蒸气
10、受冷形成的小水珠形成( ),漂浮在高空;( )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 ),漂浮在低空;( )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 );( )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 )。6.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 ),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 )。7.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 )。热传递是有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 )逐渐扩散的过程。热量传递方式:( )。8.( ):通过( )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9.(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热量由高
11、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 )主要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10.( ):热量以( )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11.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 )传热比较快,( )传热比较慢。12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传热( ),散热也( )。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传热( ),散热也( )。13.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14.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 )的作用,不能阻止热量传递。15.保温杯的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
12、镀银内壁是减少热辐射,内壁与瓶身间是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16.感温粉末遇热颜色变浅。附: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2.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不需要阳光和土壤。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阳光和土壤。3.采用对比实验法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只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在每个玻璃皿中放置3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提升实验准确性。4.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填空 练习 单元 编排 新版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