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选资料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Word格式.docx

    • 资源ID:6938698       资源大小:29.0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选资料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Word格式.docx

    1、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及其特征【重要考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二、真题分析:08年单选第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三、举一反三1、【单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2、【单

    2、选】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多选】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 万物皆备于我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4、【单选】“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A.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 D.经验论观点5、【单选】区别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B.世界是怎样存在的C.世界是否可知 D.物质

    3、和意识何为第一性专题二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物质的含义(马克思及列宁对物质的定义)。2、对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的理解。3、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5、意识的起源与本质6、意识的能动作用 在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07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本质)2、10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3、09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能动性)命题趋势:着重考察“意识的本质、能动性作用”09年真题多选,第17题: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

    4、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单选】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对物质的范畴是从(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多选】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

    5、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但从现实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望梅”终究还是不能真正的“止渴”,这是因为( )A.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社会的物质性:【多选】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人类自身的繁衍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单选】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一命

    6、题( )A.深刻地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 D.夸大了自然的作用2、【多选】“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这一命题观点( ) 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否认了意识的主观形式 D.属于唯心主义的错误3、【单选】“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A.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人本主义的观点专题三 物质运动及其存在形式一、真题分析:06年单选第1题,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07年单选第1题,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08年单选第2题,时间的相对性。二、重要知识点1、运动与

    7、静止的辨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稳定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2、时空的含义及特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时间的特点的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的时间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1、【多选】恩格斯曾经说过:“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这一命题表明(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存在状态 B.静止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C.生命就是静止的状态 D.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2、【单

    8、选】人们常常所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绝对性 D.时间的相对性专题四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08年单选第3题:实践的特性(直接现实性)1、实践的特点,尤其是除了已经考察过的“直接现实性”以外,实践还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2、【分析题】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的含义:1、【多选】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A.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B.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C.是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 D.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特点:

    9、2、【单选】人们建造高楼大厦,往往是先有工程设计图,再根据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规律性C.自觉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3、【多选】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因为( )A.构成实践活动的诸多因素是客观实在B.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C.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D.实践存在于意识之外不受意识的影响4、【多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是因为( )A.实践总是具体的,是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B.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C.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D.实践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自然界与

    10、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5、【多选】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中( )A.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B.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制约和改变着自然界D.自然界的规律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发展专题五 人与自然的关系07年多选第18题;08年多选第17题;10年单选第3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如何改造自然。1、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出路是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1、【单选】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

    11、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段话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分析题】: 在历史上,舟曲森林茂密,迭部、舟曲与九寨沟相距不远,以前植被状况也差不多。然而自2

    12、0世纪70年代末,九寨沟停止了森林砍伐,迭部、舟曲却一直持续。直到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才被迫停止森林砍伐。经过几十年的过度砍伐,使舟曲成为荒山秃岭,生态难以恢复,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对此有人指出:“我们如果总是把灾害简单地归咎于自然,逃避责任、掩盖矛盾,不注意问题的实质,更大的灾难就不可避免。”结合舟曲泥石流现象,分析“我们如果总是把灾害简单地归咎于自然,逃避责任、掩盖矛盾,不注意问题的实质,更大的灾难就不可避免”。专题六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07年多选第19题;(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过程性);12年多选第17题;(新旧

    13、事物的判断标准;发展的实质)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3、发展的实质及方法论;发展的过程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1、【多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典故包含着以下哲学寓意( )A.事物的联系是本身所固有的B.一切事物是发展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2、【多选】恩格斯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A.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限的B.整个世界的发展史

    14、无始无终的过程C.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有限过程都是整个世界无限发展过程的一部分D.世界无限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有限的过程集合而成的【分析题】材料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摘自韩愈原道 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 摘自梅峰语录卷上材料2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意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 摘自霍布斯论物体,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材料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

    15、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罕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请回答:分析材料1的观点,说明其属于何种发展观。分析材料2的观点,说明其属于何种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专题七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与基本范畴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中着重把握两方面内容,一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6、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加方法论】08年分析题:考察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辩证法的方法论;12年分析题,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现象与本质;发展的方法论;11年分析题,矛盾分析方法论;2、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的规律,在质量互变规律中重点掌握事物的“度”。 11年单选第1题,质量互变规律,适度原则;12年单选第2题,质量互变规律;3、辨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分别是: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09年分析题:因果联系的含义,因果联系的方式;现象与本质的含义;方法论“具体问题

    17、具体分析”。07年单选第2题,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依据;10年单选第2题,五大范畴的含义;二、举一反三1、【多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C.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D.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有(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D.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3、下列名词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冰水汽B.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C.团结批评团结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18、4、【单选】下列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白天和黑夜的关系 B.闪电和雷鸣的关系C.阳光和植物的关系 D.阴电和阳电的关系5、【多选】下列关于现象与本质的描述错误的有( )A.现象与本质都是事物的内部联系B.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C.任何本质都会表现为现象D.现象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专题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06年单选第2题:认识产生的过程;06年多选第17题:实践的基本环节;06年单选第3题: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1年多选第17题:实践的含义。1、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是

    19、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1、【单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2、【多选】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对我们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A.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出新课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B.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和认识真理的标准3、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有( )A.没有调查就没

    20、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专题二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08年多选第18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12年单选第1题,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素的含义。07年分析题:34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

    21、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请运用马

    22、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要求经历两次飞跃,首先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二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其中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更为重要。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分别在认识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3、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23、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1、【多选】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由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2、【单选】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A.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B.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C.认识来源于经验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为

    24、重要3、【多选】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D.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4、从古希腊到今天,人们关于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到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多次的演变,但仍然没有达到对物质最终结构的认识,这表明( )A.事物的某些本质是不可认识的B.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具有相对性C.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D.认识必须经过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专题三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题解析06年分析题;10年分析题:真理与谬误的辨证关系;12年分析题,第2

    25、小问:真理与谬误的辨证关系。06年真题第34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

    26、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27、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1、【单选】以下对真理相对性理解正确的是(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2、【单选】“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主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专题四 真理的检验标准09年单选第2题: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1、【单选】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践不能够检验一切认识C.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


    注意事项

    本文(精选资料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